芮梨理论文章
发布时间:2015-11-0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紫燕

小学英语生活化课堂教学的研究

新《标准》强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教学实际上是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发生在教师与学生的生活中,是教师与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英语教学不能离开学生的生活实际,而应当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目标的实施,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各种教学实践,在创新性活动中学习和使用语言,在民主的气氛下参与知识的学习、运用,完成教学任务。

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是将学生生活与英语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学会用所学英语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自然地使用英语,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教材处理生活化,让英语贴近生活。即生活化处理教材,唤起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生活经验,产生亲切感,并驱使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挖掘更多的生活英语。(二)教学过程生活化,让英语走进生活。即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创设学英语,讲英语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大胆开口说话,并根据教材内容,配以生活中的游戏竞赛,童谣儿歌,表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掌握语言,运用语言,让英语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三)作业设计生活化,让英语融入生活。即树立大课堂教学观,设计精彩有趣的课外作业,而非机械性抄写,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使英语真正运用于生活实际。

1、生活化的教学设计

小学英语教材本身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所涉及的知识点也大多是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能经常运用的知识。然而仅靠书中的知识点还不能为学生的感知、理解、记忆和运用提供最佳的语言情景。因此要有意识地去收集生活中的英语,融进课堂教学计划当中,把他们带进课堂,为教学服务。

2、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英语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要求运用者必须在各种不同的场合灵活地运用各种句式,也就是能在生活中运用语言。

1)挖掘生活化的学习资源,激发兴趣。   

兴趣是获得学习效益的强大动力,要让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始终保持稳定而持久的兴趣,就必须坚持愉悦式的教学。把生活中的音乐教学资源带进英语课堂。 把生活中学生爱做爱玩的游戏资源带进课堂。

2)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开展教学。   

对一门语言来说,说话人说话的时间、地点、场合及身份等因素都制约着说话的内容、语气等,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创造和活用语言的能力,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十分重要。教师应当善于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在自觉和不自觉的状态中去看、去听、去说、去感受,达到掌握和运用语言的目的。

3)通过生活化的活动表演,巩固知识。   

语言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小学英语教材都有适合学生活动表演的语言材料,让学生亲自进行各种生活化的活动表演,不仅可以把知识巩固不留痕迹地融入到活动实践中,让学生兴致盎然地学习,而且还能让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与书本上的知识密切相关。

3、生活化的作业设计

生活化的作业,既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又给学生带来无穷的乐趣和吸引力,也使英语与生活真正融为一体。因此,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树立大课堂教学观,设计一些精彩有趣的课外作业,而非机械性的抄写,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使英语真正运用于生活实际。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8501562  邮箱:269451394@QQ.com   邮编:21310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