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凤玲学习心得
发布时间:2017-05-1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紫燕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策略研究
 
摘要: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至关重要。文章就如何在英语课堂上创设“生活化”情景,为学生创设自然、有效的会话氛围,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做法。 
关键字:“生活化”情景;内容;形式 
   《新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要能够使学生用英语与他人进行交流,培养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更好的实施英语课程,我们一直寻求着一种最佳的教学方法——“生活化”情景,让英语教学“活”起来。而课堂是英语教学的主要载体,把课堂设置成一定的生活场合,让学生扮演一定的角色,来达到学习语言、运用语的目的。那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创设出既让学生感兴趣又能培养其语言运用能力的生活化教学情景呢?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场所 
   教室是教与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利用实物、图片、教学用具及多媒体手段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把教室布置成各种富有情趣的交际场所,以此来创设学习英语的真实环境。 
   1.实物情景 
   实物具有很强的直观性,能快速引起学生的注意,又能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更适合让学生在生活中“自如”地说英语。例如在学习水果名称和有关句型时,课前我收集了大量画有各类水果的超市广告、水果图片并准备了一些水果实物。课上,一方面让学生看图片学习pineapple,watermelon等水果名称,另一方面边出示苹果、香蕉等实物,边领悟单词,并引入句型Do you like…? what about…? 的学习,学生热烈参与其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画面情景 
   有些人物、场景等是无法用实物展示的,这可以借助图片、卡片、简笔画、自制教具等进行教学。如在解释sports meeting这一词时,我画了一些人在跑步、跳高、扔球的动作,学习了run,jump等词,同时在旁边画上许多人正在喊“加油”的动作。这时,老师再点出sports meeting,既简单易懂,又培养了学生通过形象感知和直接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 
   3.多媒体情景 
   多媒体是当今课堂教学中创设情景,激发兴趣的重要手段。运用多媒体设计对话情景,可以改变课堂狭窄的空间,带领学生进入生活,能让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在教学方位介词on,under,in front of,behind,in 时,设计了动画片Tom与Jerry的画面,Jerry在房间里到处躲,学生帮助Tom找Jerry,在帮忙指挥Tom的过程中,很好的练习了方位介词,也调动了学生自主说的欲望。学生在这种富有现实意义的语言环境中积极地参与、实践、体验所学语言知识,避免学生使用母语作为思维中介,既培养了学生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的习惯,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整合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小学英语教学要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要尽量真实,特别是在任务型教学中,如果任务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以及智力发展水平,那么完成任务就会成为一件“苦差使”。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教材中的话题创设如打电话、过生日、购物、旅游、问路、看病等栩栩如生的贴近学生生活的任务型活动,开展交互式,合作式学习。如在教学PEP English Book 4 “Merry Christmas”这一课时,我刻意安排在圣诞节那天进行教学,精心布置好教室,并戴上圣诞老人的帽子,跟大家问好“Merry Christmas”,然后让学生学唱歌曲“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并在歌声中互赠礼物相互问好,最后让学生再来模拟表演这部分的内容。在这种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完美结合情景中,学生运用语言交流就水到渠成,而不是简单地背英语句子,同时这种生活化的情景又能调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就可以灵活地运用语言。 
   三、运用生活化的教学形式 
   1.组织符合学生生活的游戏 
   如在让学生体会单复数概念时,我引入学生非常熟悉的“非常6+1”游戏,我说单数形式,让学生说复数形式。如T: a horse S: some horses T: some sheep S: a sheep,看谁在半分钟内说对的单词多。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另一方面巩固了学生的单复数概念。 
   2.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生活 
   小学生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是绝对优秀的模仿者。在教授物主代词和有关句型时,课堂上,我让每个学生拿出一件自己的物品,把它们混在一起,并成立一个失物招领处,然后让学生认领自己的物品。学生们争先恐后进行表演,使得原本比较枯燥的内容变成了学生们乐于表演的小剧本,寓教于乐。 
   3.用故事创设生活情境 
   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实践中我发现,把课堂教学中的知识串成一个个小故事,边讲故事边学知识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如在学习“ animals” 话题时,我带着草帽、扮成农夫的样子走进教室说:“I’m a farmer.”结合教学挂图,“Look, this is my farm, there are so many animals on the farm. Listen, they are coming”,然后听声音猜动物。把动物依次贴到我的农场上,并且有的动物妈妈太粗心了,丢了自己的孩子,利用头饰让学生再帮妈妈去找孩子。这样,相关句型和单词学习在游戏和故事中进行,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该话题的内容。 
   总而言之,小学英语会话教学应努力创设英语环境,用情景再现生活,生动形象的展示教学内容,让英语教学“活”起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通过以上这些生活化的情境教学,使学生产生仿佛置身于英语世界的感觉,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积极地学习,逐步培养小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养成了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策略分析
 要: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生活与教学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教师通过将生活中的一些元素渗入课堂中,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好英语,同时教师如果能够让学生在生活中不断检验自己平时所学的内容,对学生自己英语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对学生生活化教学内容的学习与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提高英语能力。 文网 http://{域名已经过期}/9/view-7关键词: 小学英语 教学生活化 教学策略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生活化方式的转变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之间创建连接,让学生在这样的情景下更好地学好英语,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 
  一、从文章中提取元素,在生活中区分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讲授课文的同时,在文章中寻找一定的素材,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这些素材,并尝试用生活中常用的方式对这些元素进行区分。这里所说的提取元素,可以是一些技巧,也可是一些方法,只要课文中提到的内容,学生都可以回到家中进行尝试,从而在生活中区分课文中的基本内容。 
  比如在讲授牛津小学英语六年级下Project2一课时,教师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What is the different with reuse and recycle。教师先利用视频帮助学生理解reuserecycle的意思,同时引导reuserecycle都可以表示再利用的意思,那么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区别呢?请回家后在生活中体验reuserecycle的区别,并将自己的体验方式记录下来。回家后很多同学采用了不同方式感受二者之间的区别,比如有些学生把废旧的衣服制作成玩偶,从而理解“reuse”,有些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找出了很多可以再循环使用的东西,如塑料、水等,从而理解“recycle”。这种记录方式尽管相对较为简单,但确实是学生通过亲自体验得到的答案,因此显得更加真实。 
  二、从文章中发现疑惑,在生活中解答 
  课文中都会有很多令学生感到疑惑的语句或者知识点,遇到这些问题时,教师不要着急给学生公布答案或直接给学生解答,而是可以让学生回到家中自己进行相关问题的探讨,从生活中亲自体验相关内容,并在生活中通过自己动手的方式寻找答案,最后引导学生以英语方式表达出来,这样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加实际的英语知识。 
  比如在讲授牛津小学英语六年级下Unit4 “Then”一课时,当讲到课文的最后时,教师给学布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都说双胞胎长得都是一样的,生活周边有没有见到过双胞胎,你能区分出他们的不同吗,请在生活中寻找这一问题的答案,并进行自我解惑。学生确实听说过双胞胎长得非常像,但是很少与双胞胎有接触,因此教师让学生在生活中与双胞胎进行实际接触,从而让学生在接触过程中检验双胞胎长得都一样这样一个观点,并用简单的英语语句对这一问题进行解答。比如某学生在生活中找到一对双胞胎,猛地一看到他俩,学生不敢相信两个人竟然一模一样,随后学生自习观看两个人的不同,终于找到哥哥脸上有一个黑点,弟弟脸上没有,于是他用英语简单写道:“It is trueI can’t find the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But the brother has a black point on his face.”学生用最简单的方式检验出两个人的区别,对课文的理解也更加真实和明了。 
  三、从文章中寻找灵感,在生活中创新 
  小学生通常需要养成一种良好的创新精神,而这种创新精神的培养不仅需要教师不断激励和引导,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课文中寻找相关灵感,并将其放在生活中进行创新,从而逐渐形成一定的创新精神,学生只有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下才能不断养成良好的创新习惯。 
  比如在讲授牛津小学英语四年级下Unit4“Draw in the park”一文的时候,教师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生活中大家都愿意画画吧,请自己选择一个你自己喜欢的风景,利用你手中的画笔将喜欢的风景画出来,并在旁边用简短的英语来表达自己绘画的心情。这个作业让大家到外面画画,大家都非常喜欢,于是纷纷去街道画画,在画画的时候,有的学生看到一棵大树后想用蓝色的画笔涂树叶,并在旁边写道:“Blue is my favoriteso I think the trees is blue.”这样的作业看似比较简单,但是需要学生在平时做作业的时候亲自进入生活之中,让自己的身心与大自然更好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创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创新习惯。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内容如果脱离生活,就会像鱼儿没有水一样显得非常枯燥乏味。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选择一些生活的问题及元素,以作业形式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生活中不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学好小学英语。 
  参考文献: 
  [1]谷布.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的反思[J].当代教育论坛,2010No.20711109-111. 
  [2]周婷婷,陈铖.小学英语的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才智,20143065.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策略研究》心得
宣凤玲
通过本阶段的学习与研究,我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应创设生活化的教学场所。使用实物教学是最直观的教学方式,最为贴近生活,同时也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其次TPR在教学中也极为重要。适当的TPR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肢体的模仿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教师不应机械教授语法,而应创设情境,使其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例如教授四年级下册Unit 3 My day,本单元需掌握的核心句型是When do you...? I...at....把核心句型放入相应的生活情景中,可以拓展练习之前学习的句型:Nice to see you. How are you? What lessons do you have today?等。此外,英语游戏、模仿并续编故事也能激发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是优秀的模仿者与表演者,因此可以使原本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英语教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的。因此,我们也应该从文章中寻找灵感,发现问题,在生活中创新,逐渐培养小学生使用英语的良好习惯。
总之,通过不断地学习,我收获颇多。在今后的教学之路上,我会优化教学课堂,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更注重内容的丰富性、多样性,结合每位学生的身心发展,不断创设英语情境,用情景再现生活,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培养良好的英语交际能力。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8501562  邮箱:269451394@QQ.com   邮编:21310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