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心得(姜蕴涵)
发布时间:2019-04-2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彭建国

一、同桌交流。

同桌交流非常方便,也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发表见解、培养语言能力的好方法。新授课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需要用语言及时地总结。如数的组成,15里面有1个十和5个一,个位的数表示几个一,十位的数表示几个十,百位的数表示几个百……让学生相互说,加深理解。还如单位之间的转化5吨25千克=(  )千克,可让学生叙述:5吨=5000千克,5000千克加上25千克等于5025千克,如果是把5吨25千克=(  )吨时,让学生用前面的方法来换算,再把小单位化成大单位用移位的方法,这样准确多了,并且让学生边回答边跟着老师描述。简单的两句话,通过同桌间的互相交流,使学生掌握思路,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而班级中的学习困难生,也可在同桌的带动下,逐步学会叙述,正确地解答。
二、 看图说话。

教学中可通过看图说话,表述图意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的训练。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全面地看图,看清图上画的是什么。让学生能根据不同图意学会说几句话,大概意思要说对,列式后说出列式的理由。 例如教授行程问题时,学生进行列方程解答,可先画图,再说说通过图中可以得到怎样的数量关系,再根据数量关系进行列方程,整个过程都要学生说出来。还有在介绍线段图上填写分数时,要先让学生说把谁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通过观察图,再说想法,最后填写。
三、 边做边说

如学习画角,画三角形,老师示范后让学生边画边说,画角:边说方法边动手画,这样会很好的掌握了方法和画法。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
四、 让学生小结

小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什么,我学会了什么,懂得了什么等等。通过小结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清晰地回忆出本课的要点。小学生虽然表达能力有限,但只需正确引导,学生便能正确地概括。如在学习了因数和倍数这一章之后,课堂小结时,我问学生:“通过这堂课的整理和复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在回忆整理之后,纷纷举手发言,而且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和一些后进生也很积极。有些学生话虽简洁,却抓住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发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经常进行有目的的课堂小结,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分类等逻辑思维能力,达到智能并进,全面育人的目的。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让他自己说过后,老师或者同学帮他进行补充,再让他把这句话或者这段话重述一遍,久而久之,多多少少他就能说一些重点了。多种形式的训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学生把思维说出来,会有一种愉悦的感觉,也是自我表现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数学语言展现的是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适时为学生提供语言表达的机会,对学生注重数学语言的培养和训练,让学生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并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使学生养成科学使用数学语言的良好习惯。

 

反思: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就应该抓住每一节课的每个教学环节,结合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说话训练,引导学生用数学的语言说算理,说思路,说解题过程,说操作过程,说分析过程。逐步训练下,学生到高年级则可以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知道拿到一道题目分析题目,解题时清晰的明白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及接下来要做什么。而且运用数学语言准确、简练有根据地进行表述。通过训练,不仅提高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而且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8501562  邮箱:269451394@QQ.com   邮编:21310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