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芳-学习笔记
发布时间:2019-04-2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彭建国

学习反思:我深刻地体会到:数学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让学生学会数学语言的理解和表达,发展他们的语言和思维能力。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使得学生应用数学语言进行准确表达的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呢?下面我就来谈一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感受。

首先,要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表达。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具体形象、鲜明生动的生活情境能唤醒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运用教具、学具和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准确地表述图意。

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我认为应该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使他们学会用准确、简炼的语言来正确表述。以下四种方式均可以尝试:

在模仿中进行叙述。数学语言不是简单的书面语言,它的特点是准确、简洁和严谨,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而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往往不够严密,缺乏逻辑性,这样就阻碍了对数学知识的正确表达,数学思维得不到有效的发展。所以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逻辑性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

凭借一些算式进行叙述。小学低年级阶段,由于学生年龄小的特点,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算理是难点,在平时测验、考试中错误率比较高。在课堂教学中,我通过实物、教具或多媒体课件演示,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抽象的概念、算理的含义。让学生通过数学语言的训练,理解其意。

借助书中的图画进行叙述。北京版的教材最为显著的一个亮点就是书中的彩色图像比较丰富鲜艳,利用这些有利的素材,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主题图和实物进行说的训练。

在动手实践中进行叙述。低年级学生生活经验少,好奇心强,抽象思维能力还很弱,解决某个问题时往往说不出自己是怎样想的。根据这个特点,为促进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教材在教学各部分知识时都要求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通过联想操作过程,把外部物质操作活动内化为智力活动。

总之,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是个循序渐进的复杂过程,教师可从兴趣、作用、意义等方面进行,选择适当的时机创设数学语言场、语言氛围,有意识地加以引导,训练一批语言表达强的学生带动其他学生,使全体同学都能够准确地进行表达,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8501562  邮箱:269451394@QQ.com   邮编:21310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