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课《识字6》新闻报道
发布时间:2016-04-1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俞秋枫

 

乘课题之东风 探变革之创举
                             ——崔桥小学开展课题研究主题研讨活动
春风习习,草长莺飞,崔桥小学更是一派欣欣向荣的面貌。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区级课题《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的策略研究》的研究, 4月7日,课题成员周敏侠老师在二1班举行了以韵文《识字6》为载体的专题研讨活动。全体课题组老师全程参与了观摩与研讨活动。
积极谋划 精彩演绎
课前,周敏侠老师制定了《我是小小调查员》、《我是小小投票员》等一系列调查表,意在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渠道去收集到关于韵文中各种动物的资料。课上,周敏侠老师循循善诱,通过不同形式的问法,让学生把课前收集的资料适时地演绎出来。值得一提的是,学生通过课前的收集准备,课上畅所欲言,热情高涨,争前恐后地想要表现自己。就像周敏侠老师鼓励学生说的:“课前收集资料对我们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而且还会提高你的自信心哦!”
另外,在记住字形环节中,周敏侠老师方法多样,通过形声字记住了“猩”,通过猜字谜记住了“斑”,通过象形字认识了“鹿”,使学生的识字活动变得奥妙无穷。在朗读词语时,周敏侠老师形式多变,有个别读、开火车读、拍手读……就这样,单调地读、机械地识记变为了有情趣地看、有滋味地学,学生乐在其中。      
周敏侠老师这节课题研究课,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为学生的探究发现提供足够的时空和适当的指导。同时,也体现了教学自主化、活动化、合作化和情意化,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互动学习 意在提升
课后,所有听课老师积极参与了评课,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在研讨交流会上,顾海明校长大力肯定了这堂研究课的优点:课前准备充分,生成资源利用得当,教学目标落实到位,行为习惯培养扎实有效。
最后教科室龚美娟主任向全体课题组老师提出了三点要求:让交流成为一种习惯、让实践成为一种需要、让研究成为一种常态。
课堂是发展学生生命力的阵地,是教与学相融、互相促进的载体。通过本次研讨活动,我们都有很多的思考,很多领悟,更重要的是我们会将这些思考和感悟付诸于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且行且思。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8501562  邮箱:269451394@QQ.com   邮编:21310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