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艺术
武进区林南小学 王晓红
今天下午得幸聆听了春江小学徐英老师执教的《ai ei ui》和孙晓庆老师执教的《美丽的丹顶鹤》两节低段语文课,我感受颇深:教学是门艺术,需要老师精心设计。
有层次地设计
在拼音教学中,我常采用的方法就是不同形式的读加说说生活中的词语。读的内容很多,略显枯燥,对拼音识字识词不得其法。许校一番话给我很多启发,比如用好情景图,可用来引出拼音宝宝,可用以复习巩固,亦可巧妙地贯穿整堂课。生字生词可以随拼音而识。先引出识字形读准音,放入句子再说说,看着情景图和注音再读读,最后放入儿歌中回顾。反复出现,逐层递进,帮助学生记忆。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部分可加快教学速度,学习难点的部分就要放慢脚步,有设计地指导,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为了让一年级小朋友保持注意力可穿插游戏学拼音,让课堂张弛有度。有层次的把控课堂相信可以让教学更艺术。
灵活地上课
诚然,在上公开课时自己也有走教案的毛病,没有认真关注学生生成性资源,只顾着教案的走向,往往让学生的成长点流失。许校点醒了我,教案是死的,但我们的课堂确是灵动的,学生更是灵活的,怎么能用死的东西来限制活的生物呢?我也反思,为什么上课期间不能机智地捕捉到学生的生成?大概自己太教条,放不开,没有充分预设,所以一旦发现学生的回答与预期不一致时就会更加干涉,没有对学生既定的思维作进一步地引导,生怕影响下一个环节。其实环节的进入可以有不同方式,可以由老师引进,也可以由学生的问题引进,更可以由学生错误性资源进入,老师灵活起来,课堂会活起来,学生的思维才会活起来。如此看来,老师的课堂把控能力是多么的重要,而我正是在这一方面要多加锻炼。
有爱的渗入
教学针对的是学生而不是死的知识,老师往往过多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接受知识的人。许校一语惊醒梦中人:不能让突出的学生拥有霸语权,他们不缺成功感只缺受挫感;不能让游离于课堂之外的学生丧失学习兴趣,要多关注这些人,多鼓励,把他们拉回课堂。这简单的几句话都是对学生爱,这爱不仅就体现在教学中。不同的学生需要不同的教学手段干预,这样更利于学生身心发展。我在教学中会关注各种不同的学生,但对待游离课堂之外的学生可能更多的是严厉的提醒,看样子我得换种方式与他们交流。有爱的渗入,课堂立马变得温馨起来。
教学是门艺术,老师只有以学生为本、方法得当才能让这门艺术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