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霜叶红,秋意浓,静美如诗。10月30日上午,蔡小玉校长工作室全体成员齐聚清英,参加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徐梅老师执教的课文是六年级的《盼》。她紧紧抓住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围绕“盼”这一中心意思,展开师生间的共同学习、交流与分享。“由扶到放”的方式让学生在三学三展中更好的学会如何“围绕不同的事例表达同一个中心意思”,同时进行迁移,引导学生感知在表达中如何将重要的部分写具体写详细。杨黎丽老师的《品中华之神韵,传经典之文化》讲座中,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需要去传承去发扬。以经典诵读的认知过程入手,提出基于此的具体策略,即把握认知对象,体会经典作品的形象美、韵律美与情意美;把握认知结构,拓宽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把握认知规律,加强记忆、循序渐进等。
随后,工作室成员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讲述了自己对课堂的感受:学生的语言表达充满智慧与深度,同伴相互间的启发提高阅读的策略;老师立足策略单元,进行整体教学,语文要素落地生根开花;本节课能够很好的体现学生的互学活动,在交流与展示中相互补充、质疑与讨论,行如流水……最后,工作室领衔人蔡小玉校长对此次活动进行了点评:这节课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性,三学三展的教学模式给了孩子们思维品质的高度提升。交流展示时,他们完全站在了课堂的中央,主动性非常强。老师的问题设计、交流时间、学习方式等看似开放,却充分发挥了其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在教学的道路上,我们都是永远在路上的学习者,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更好地成长与进步;只有相互交流,才能更好地拓展与提升。让我们以此为契机,让学习和交流成为一种习惯,工作室的每一个成员,在领航人蔡小玉校长的智慧引领下,不断追寻,静心思考,一直在路上,永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