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教学设计
武进区崔桥小学 田卉
教学目标:
1.认读4个生字,能正确、端正地书写生字。
2.在朗读中理解诗意,在想象中感悟诗境,体会童真和童趣。
3.能正确、流利地吟诵古诗,感受诗歌的韵味和诗歌中充盈的快乐。
教学重点:感悟诗境,体味童真和童趣。
教学难点:重点抓住“偷采”、“不解”等词语感悟诗歌中的童趣和古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
(歌曲欣赏:唐诗新唱)
一、引题——创设情境。
1.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歌好听吗?(生:好听)听着歌快乐吗?(生:快乐)是啊,现在的你们是最快乐的,谁来告诉大家,你最喜欢做什么?(生:我最喜欢……)
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我最喜欢……;我喜欢……
评:你可真是个调皮的孩子!老师也想去试试!我也很喜欢溜冰!
2.你们的童年真快乐!那古代孩子的童年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通过一首古诗去找一找!这首诗叫——《池上》(生答,师板书)
3.作者是谁?——(生答:杨万里)
4.你会背他的哪首诗?——(生背)请你带着大家背一背!
5.白居易一生写了很多诗,网上关于他的资料也很多,老师精简出了其中的一部分(出示作者简介)请我们班朗读水平最好的小朋友读一读(指名一生读)真不愧是我们班的“小小朗读者”。
二、读诗——初步感知。
1. 这首《池上》也很通俗易懂,你读一遍,准会知道诗中的故事,来试试吧!(生自由读诗)
2.谁能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其他同学认真听,他读得怎么样?(指名读、评价)怎么才能有节奏感呢?请你在需要停顿的地方画上斜杠(希沃展示)(指2人名读)一起来试试!(齐读)评:读得真有感觉!
三、解诗——读懂诗意。
1. 师:课前,我们每个同学都认真做了预习,完成了自评,下面小组内互相评价,看看他能得几颗星?评出每一组的最佳作业。(学生交流,教师投屏)2-3名
2.师小结:同学们真会学习,通过多种方法、通过分享交流,解决了各种疑惑。我们一起来试着背一背这首诗。
四、品诗——想象故事。
1.师:这首诗只有短短的20个字,却隐藏着一个有趣的故事。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小组合作,一起来说一说!
2.指导:怎样才能把这个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呢?谁来说说?(指名交流)
*预设:可以加上时间地点人物;可以给小娃取个名字;可以想象一下荷花池的景色怎样;撑小艇时的心情、动作、神态……
3.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接下来就小组合作讲故事。先自己讲,然后成员互相讲,最后推选一名代表,利用讯飞软件录音,上传至微信群。
小提醒:故事要讲流畅了再录音;录音时其余同学保持安静;要把转化为的文字改流畅。
4.听故事、点评、评选。
五、唱诗——妙趣横生。
古诗的魅力,不仅可以通过文字、图画来体现,也可以通过音乐来传达。让我们跟着动听的旋律,一起来唱一唱《池上》里小娃的乐趣吧!
六、延伸——扩展积累
过渡:古时候的孩子虽然无法享受彩虹糖的美味,变形金刚的神奇,海底世界的精彩,但他们的童年同样快乐,所以吸引了许多诗人创作了无数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词。看——(出示)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词,图中的孩子在干什么?例: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叶绍翁《夜书所见》: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高鼎《村居》: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小结:今天,我们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感受了小娃偷采白莲的快乐,自己仿佛也成为了天真活泼的古代孩子。
七、课后作业:
请每位同学用讯飞软件说一说你想象的故事,上传到班级微信群,评出我们班的“小作家”。
八、板书设计:
《池上》
小娃(图) 偷采 白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