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教学设计
武进区崔桥小学 田卉
发布时间:2018-08-1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张英

《池上》教学设计

武进区崔桥小学 田卉

教学目标:

1.认读4个生字,能正确、端正地书写生字。

2.在朗读中理解诗意,在想象中感悟诗境,体会童真和童趣。

3.能正确、流利地吟诵古诗,感受诗歌的韵味和诗歌中充盈的快乐。

教学重点:感悟诗境,体味童真和童趣。

教学难点:重点抓住“偷采”、“不解”等词语感悟诗歌中的童趣和古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

(歌曲欣赏:唐诗新唱)

一、引题——创设情境。

1.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歌好听吗?(生:好听)听着歌快乐吗?(生:快乐)是啊,现在的你们是最快乐的,谁来告诉大家,你最喜欢做什么?(生:我最喜欢……)

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我最喜欢……;我喜欢……

评:你可真是个调皮的孩子!老师也想去试试!我也很喜欢溜冰!

2.你们的童年真快乐!那古代孩子的童年又是怎样呢?今天,我们就通过一首古诗去找一找!这首诗叫——《池上》(生答,师板书)

3.作者是谁?——(生答:杨万里

4.你会背他的哪首诗?——(生背)请你带着大家背一背!

5.白居易一生写了很多诗,网上关于他的资料也很多,老师精简出了其中的一部分(出示作者简介)请我们班朗读水平最好的小朋友读一读(指名一生读)真不愧是我们班的“小小朗读者”。

二、读诗——初步感知。

1. 这首《池上》也很通俗易懂,你读一遍,准会知道诗中的故事,来试试吧!(生自由读诗)

2.谁能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其他同学认真听,他读得怎么样?(指名读、评价)怎么才能有节奏感呢?请你在需要停顿的地方画上斜杠(希沃展示)(指2人名读)一起来试试!(齐读)评:读得真有感觉!

三、解诗——读懂诗意。

1. 师:课前,我们每个同学都认真做了预习,完成了自评,下面小组内互相评价,看看他能得几颗星?评出每一组的最佳作业。(学生交流,教师投屏)2-3名

2.师小结:同学们真会学习,通过种方法、通过分享交流,解决了各种疑惑我们一起来试着背一背这首诗。 

四、品诗——想象故事。

1.师:这首诗只有短短的20个字,却隐藏着一个有趣的故事。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小组合作,一起来说一说!

2.指导:怎样才能把这个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呢?谁来说说?(指名交流)

*预设:可以加上时间地点人物;可以给小娃取个名字;可以想象一下荷花池的景色怎样;撑小艇时的心情、动作、神态……

3.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接下来就组合作讲故事。先自己讲,然后成员互相讲,最后推选一名代表,利用讯飞软件录音,上传至微信群。

小提醒:故事要讲流畅了再录音;录音时其余同学保持安静要把转化为的文字改流畅

4.听故事、点评、评选

五、唱诗——妙趣横生。

古诗的魅力,不仅可以通过文字、图画来体现,也可以通过音乐来传达。让我们跟着动听的旋律,一起来唱一唱《池上》里小娃的乐趣吧!

六、延伸——扩展积累

渡:古时候的孩子虽然无法享受彩虹糖的美味,变形金刚的神奇,海底世界的精彩但他们的童年同样快乐,所以吸引了许多诗人创作了无数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词。看——(出示)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词图中的孩子在干什么?例: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叶绍翁《夜书所见》: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高鼎《村居》: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小结:今天,我们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感受了小娃偷采白莲的快乐,自己仿佛也成为了天真活泼的古代孩子

七、课后作业:

每位同学用讯飞软件说一说你想象的故事,上传到班级微信群,评出我们班的“小作家”

八、板书设计:

《池上》

                    小娃(图)  偷采     白莲(图)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8501562  邮箱:269451394@QQ.com   邮编:21310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