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美好
记第26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8-08-2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张英

                             邂逅美好

                                ——记第26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

                                                                     武进区横林中心小学    袁秋静

4月12日下午,冒着淫雨霏霏,我和同事来到了六朝古都——南京。南京,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我们将要在这里开启为期3天的学习之旅——第26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对此,我感到十分的荣幸,激动不已。

第二天一早,雨倾盆而至,但丝毫没有减弱我们学习的热情。怀着仰慕之心,我们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学语文教师来到了北京东路小学,聆听了孙双金老师和管建刚老师的教学观摩课。两位名师风格迥异,为我们呈现了精彩纷呈的两堂课——《天净沙·秋思》和《螳螂捕蝉》。《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在孙老师富有磁性的声音中,我对这首小令又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枯藤”“老树”这秋天的景物给人以悲凉之感,“小桥流水人家”以乐衬悲。“古道西风瘦马”,让孩子们推测这是一匹怎样的马?劳顿、悲苦、瘦削······这匹瘦马其实就是作者的写照,孩子们自然而然地贴近了诗句,贴近了作者。末尾的填词环节,孩子们在孙老师的点拨引导下,不知不觉成了小诗人,感受到了中国古诗文的魅力。孙老师的课令人回味无穷。管建刚老师执教《螳螂捕蝉》一课,课前,管老师就和同学们进行轻松的谈话,缓解了孩子们的紧张情绪,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一上课,管老师就通过三个问题检查预习情况:1、课文中有哪两个主要人物?2、吴王一心想干什么?3、少年一心想干什么?三个问题的抛出,让孩子们了解了故事的主要内容,同时训练了孩子的概括能力,一举两得。接下来吴王的“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这句话的理解可谓巧妙而又高效,既认识了“处”的多音字,又很好地指导孩子们有感情地朗读,更深层次地解读文本。如此种种,令人有意犹未尽之感。

走出北京东路小学,天已放晴,我们匆匆吃过午饭,又匆匆忙忙赶往南京工业大学礼堂,生怕错过了下午的精彩瞬间。果然,来到礼堂,里面已经是人山人海,座无虚席,我们赶紧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来,心想:可以近距离领略名师的风采了。林莘老师执教的作文课《听见梦想》,给人以别致的感觉。林老师把孩子们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的学生各有分工,认真思考,积极合作,她倡导的正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了“生本”思想。

而窦桂梅老师执教我国儿童文学的瑰宝之作《神笔马良》。一开始,窦老师就出示了四组图片:分别是《神笔马良》《愿望的实现》《七色花》《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让孩子们猜一猜故事,然后引出《神笔马良》。在介绍完书的作者和插画家后,窦老师准备检查小组的预习情况了,她出示插图,让孩子们把插图和课文片段对应起来,孩子们从一幅图开始,两幅图、三幅图、四幅图,对应课文片段,读出了一个有志气、坚持不懈的马良。至此,孩子们对故事以及人物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窦老师紧接着提出一个问题“这些插图有什么作用呢?”孩子们知道了插图可以帮助理解文字,插图就像一座桥梁。窦老师又提醒大家,插图前呀有时间提示“从此”“从前”“一天”······这些都是表示时间的词语,怎么样读好呢?孩子们和窦老师合作朗读片段,孩子读,窦老师在一边做动作,师生其乐无穷,我们坐在下面的老师也是乐趣多多。窦老师带领我们借着插图走进了马良的故事,时间路又引导着我们感受情节的跌宕起伏,我们似乎也变成了马良,也拥有了一支神奇的画笔,这感觉真是太奇妙了!
    接下来的两天,我们又领略了几位名师的风采,余映潮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篇微型小说《桥》,课上,余老师反复提醒孩子在课堂上要做到“三动”:动笔、动口、动思,回归了语文本真;马来西亚的郭史光弘老师执教绘本故事——《三只小狼和大坏猪》,整堂课充满了童真童趣,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孩子们理解了故事内容,更探索了故事中蕴涵的道理;而郑梨花、邓锦云、谢晓梅三位老师,更是把《关雎》,这首中国古典诗词吟唱出了不同的意味······

走进名师的课堂,令人如沐春风。大家们,始终坚持在教育的第一线,他们对于语文教学有着深深的热爱,执着的追求,怎能不令人感动?而他们在语文课堂上散发出的智慧、灵动、隽永与情趣,令人折服。这三天的学习经历,督促着我更加努力,给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好的语文课堂。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8501562  邮箱:269451394@QQ.com   邮编:21310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