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拥有“听”的能力
常州市丁堰小学 张伟华
发布时间:2018-09-1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张英

当学生不听讲时,大多数教师是责备学生的“听讲态度”,而极少有教师反省自己。读到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的这句话时,反思我的教学,这种情形确实存在。

      如何让所有学生能够在自己的课堂上认真倾听,是一名教师应该努力奋斗的目标。

      首先,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确实,有时我对学生也没能做出很好的倾听的示范。有时为了赶进度,自己说得多,听得少;或者即使在听,也只重视自己想听到的答案,没有耐心也没有用心去听学生的发言,更不用说通过某种尝试努力倾听了解孩子的想法。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和学生都应该学习倾听。实际上,仔细地倾听每个孩子的发言,积极地应对才是我们应该做的。精彩的发言要鼓励,我们应该认真地听取每个孩子的发言。

      其次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这就是说,训练小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小语教学的根本任务。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能力,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从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关系来说,听、读是输入,说和写是输出。没有良好的输入,就不会有良好的输出。 

就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形成的过程来说,听和说先于读和写,一个人只要不聋、不哑。就听说两种能力的形成来说,听则是说的基础。听与一个人的记忆力、理解力紧密相关。而记忆力、理解力的发展又必须以听觉和视觉等感官能力的发展为先。感知到的东西少,或对事物的感知的不敏感,就不会有较好的记忆和较高的理解。对小学生进行“听语文”的训练,让学生在“听语文”的教学中,逐步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便成为我们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

学生要学会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善于倾听不仅是尊重他人、礼貌、修养的体现,更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善于从别人的发言中汲取、善于与别人交流自己的思想。

     最后,教师课前精心备好课,是让学生认真倾听的前提,只有精彩,有趣的课堂,才能和学生形成互相倾听的共鸣。

课堂上训练学生能听明白话。听话,听清、听懂、听准才能听明白。听话,就要把别人讲的话,一字不漏地听清楚。听清是理解内容、抓住主要意思的前提。听不清,听不懂就不存在理解。第二步,发展学生的语感能力。人的听觉和其他感觉器官一样,越训练感觉能力越灵敏。训练学生理解内容,抓主要意思。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8501562  邮箱:269451394@QQ.com   邮编:21310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