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创新型教师
武进区崔桥小学 田卉
本学期,学校为我们推荐了《思路决定出路》这本书,其中《创新能让人生充满奇迹》这一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我在教育教学上许多的启示。结合王晓春专家《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这本书,其中有一节是专门讨论“惩罚”的。将两者结合,在惩罚学生方面,我有了新的思考。
创新是绿茵草地里的一朵鲜花,嫣红的花蕾绽放一抹新的希望。面对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面对新时代的学生,做一名好老师,必须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新方法。特别是在惩罚学生时,不能一味地指责,也应有创新之处。
记得书中有一则案例是介绍杨老师的惩罚方式,对于杨老师的做法,我是表示赞同的。首先,他的惩罚内容与学生所犯的不当行为有关,学生撕破了一本书,那么与之相对应的惩罚就应该和修复图书有关,这样才能使这位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其次,我觉得杨老师的惩罚方式很好,他并没有让学生罚写一百遍“我再也不撕坏图书了”或是让同学赔偿一本新书,而是让学生自己修复图书的过程中,学会承担责任。最后,我觉得杨老师惩罚的“度”很适当,他让学生修补全班图书角中破损的图书,把握的度是很恰当的,毕竟学生才三年级,这个惩罚是可以实现的。
但是反过来,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我觉得如果杨老师能发动全体学生,号召愿意帮助的同学一起加入修复破损图书的行列,不但能让这位犯错误的学生心生愧疚,感化他以后爱护书本,也能使全体同学在一起动手的过程中,在班级营造出一种爱护图书的氛围。
惩罚这一手段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谓最好的惩罚方法,在使用时应该是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的,并且都必须以尊重和关爱学生为前提,能有效的发挥它的正面功能,给学生一定的正能量,包括意识、行为和能力的发展等等。就像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里的马修老师一样,他所面对的都是被大家认为的“问题少年”,但他并没有放弃这群调皮叛逆的孩子。在目睹了学校对他们的高压管理和严酷惩罚之后,他运用了一种充满爱的教育的惩罚方法,比如让弄伤他人的孩子亲自去照顾受害者,使他在这一过程中产生懊悔之情,学会承担责任;再比如取消一个孩子的领唱资格,让他明白没有什么人是不可替代的,自己之前的行为是不恰当的。最终,学生们非但没有记恨马修老师对自己的“惩罚”,反而更加爱戴他,并在人生中收获了成功。
俗话说,罚之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作为一名创新型教师,应该善于巧妙地运用惩罚,发挥它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