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千古
发布时间:2018-11-2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张英


   第一次听余光中先生的现场演讲是在高中,校长的开场白读得极其不顺,头衔太沉,作品太多,读完,全场终于舒了口气。

  余光中先生瘦瘦的,个子不高,肺活量却很足,那天他兴致很高,从《踢踢踏》到《民歌》,吟诵了不少诗作。谈女儿们降临的快乐,唱蓝墨水激荡的澎湃,回宿舍的路上满耳还是一夜的雨声说些什么呢

  1214日,先生仙逝,高中群里许多人冒泡,愣是把林清玄和余光中搅在一起,有人澄清,顺便将张冠李戴的某某某痛批一通,说余先生仙风道骨,林先生长发飘飘,风格迥异。闻者呵呵一乐,倒记起当时的一幕——余先生开口中国,底下就有学生纠正祖国。现在想来,台上的人也是听取蛙声一片。

  中文在他手里焕发了巨大的神采。第一次发现中文可以这样来运筹排布,是他的《听听那冷雨》,后来是《逍遥游》《伐桂的前夕》《南山雨》,在他笔下,白话文再也不是那颗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的铜豌豆,而是嘈嘈切切错杂弹的珠玉,随意而至,绝响天外。

  先生出名很早,名相张说评价崔湜文与位固可致,其年不可及也,用来评价他也是恰如其分。他左手写诗,右手写散文,还涉猎文学评论、文学翻译等,成就之高一时无两。比起网上铺天盖地的乡愁诗人,我想行吟诗人更贴合他的内心,且行且思,且吟且唱,永远欣赏着猛虎细嗅蔷薇的意趣。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火中的龙吟再也听不到了,茱萸的孩子终于回到了母亲的怀抱。中文美丽,先生千古!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8501562  邮箱:269451394@QQ.com   邮编:21310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