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 内容 |
活动目的 |
活动过程 |
资源运用 |
活动一:阅读作品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通过看图想象和反复诵读、体验,感受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培养热爱农村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文的语言、表达形式,进行迁移训练。 4、培养孩子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的能力。
|
一、汇报收集的资料,激起导入。 1、小朋友,上节课,我们读了一首有趣的儿童诗——乡下孩子。 2、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引领)乡下孩子,曾是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曾是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 3、乡下孩子,在爸爸、妈妈爱的怀抱里渐渐长大了,他们跑出了妈妈的怀抱,跑下了爸爸的背。那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 课前小朋友已经去了解一些,而且把自己最感兴趣的画成了画。现在,就请小朋友带着你的画,上台来说一说吧。 二、诵读文中的诗歌,情境体悟。 (一)、乡下孩子的生活真是多姿多彩,那么文中给我们介绍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请小朋友打开书,自由地阅读课文第2和第3节,边读边想。 (相机归纳板书:捉蝴蝶 含草叶 挖野菜 逮小鱼) (二)、这些事情中你最喜欢哪件事? A捉蝴蝶 1、指名读。 2、看,一只美丽的蝴蝶飞来了,你们想捉一只吗? 师:(好,全体起立。)让我们一起踮起脚尖儿,轻轻地,轻轻地,靠近它,猛地把手一合。呀!捉住了!双手合拢不要放。(轻轻坐下) 乡下孩子欣赏着这只漂亮的蝴蝶,张开了想象的翅膀,他在想些什么?(评价:你的故事真动人!) 3、乡下孩子的想像力真丰富,故事真美呀!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4、让我们一起来捉蝴蝶编故事吧!齐读。 B含草叶 1、指名读。 2、乡下有的是树叶,草叶,孩子们信手拈来,轻衔在嘴里,就能演奏出各种美妙的乐曲。 听!播放音乐。 3、好听吗?乡下孩子真了不起,我们夸夸他。谁来读。女生读,男生读。 C挖野菜 1、指名读。你读懂了吗?什么意思? 2、“撑圆了”是什么意思,你能演一下吗?加上动作读一读。(评价:老师觉得这只小猪吃得还不够饱; 听出来了,这只小猪吃得饱饱得了。) 3、 让我们一起加上动作读一读吧。 D逮小鱼 1、指名读。你是怎么逮小鱼的?(师:我是这样捉小鱼的,手放进水里,慢慢靠近小鱼,然后用双手一把捂住。)我们一起来做这个动作。(逮一条小鱼。) 2、乡下孩子逮的鱼多吗,从哪看出来的?生活中你还看到什么是一串的呢?(一串糖葫芦,一串项链,一串辣椒,一串玉米,一串烧烤,一串葡萄) 逮小鱼乡下孩子很开心,还有人比他们更开心呢,你们知道是谁吗? 3、猫咪看到小鱼乐坏了,谁来读读这句话。比一比,哪只馋嘴的猫咪最开心。 4、小猫的欢乐把我们也带乐了,就让我们一起再快快乐乐地读一读这句话吧。 E小结: 1、一起感受了这四件趣事之后,你想对乡下孩子说些什么? 2、齐读。(乡下孩子的生活多么有情趣。让我们边读边感受。读的时候加上动作。全体起立。) 三、展开丰富的想象,创作诗歌。 1、乡下孩子的生活丰富多彩,作者用了简炼的语言写了下来,而且写得语言优美,生动有趣,这就是诗歌。这样的趣事还有很多很多,你们能不能仿照文中2、3两节的句式,再来说一说。 2、(出示句式练说) A挖一块泥巴, 。 捉几条虫子, 。 B(出示)还有什么趣事呢,小朋友仿照诗句,自己来试一试吧,先说给同桌听。 交流。[评价:你们都是小诗人了。] 3、昨天,小朋友把自己最感兴趣的乡下生活画成了一幅画;今天,我们再把它变成两句诗、 A 老师先给大家作一个示范:这是老师自己小时候的生活,把甜粟杆做成灯笼。老师想了这样两名诗:截一段甜粟杆,能编织一盏灯笼。(不会写的字写拼音,诗是一句写一行。) B学生创作。(小朋友也来试试看,为你的画写上两句诗。) 3、展示台展示,学生评价。(一评画,表达清晰;二评诗,仿照诗文;三评字,工整美观。) 四、感悟幸福原因,学习第4小节。 1、(出示第4小节)师:农村虽然没有城市繁华,但这里有充足的阳光和开阔的空间,所以乡下孩子是幸福快乐的。——齐读。 师:农村虽然没有城市热闹,但这里有他们独特的丰富多彩的生活,所以乡下孩子是幸福快乐的。——再齐读。 五、 再次朗诵诗歌,朗读成诵。 1动画引导回顾全文。 小朋友今天表现特别好,为了奖励大家,老师特地给你们带来了课文的动画片,小朋友可以跟着读,一起再次感受乡村孩子生活的快乐。 2、让我们一起背诵全诗,感受乡村孩子丰富多彩,幸福快乐的生活吧。 六、学习拓展 1、乡下太令人向往了,节假日的时候,让父母带你们到乡下走一走,看一看,了解一些乡下更多的趣事。 2、老师向大家推荐一本书,题目是《我们的农村就是这样子》。 |
1.收集有关乡下孩子生活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 2.提供自学学习单,方便学生学习。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