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故事
——连环画日记创作指导课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认识连环画日记创作在表达形式上的特点:画的连续性,文的连续性;学习由文作画,由画写文的创作方式。
2.通过学习,提升学生绘画与文字表达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的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绘画用水彩笔;教师: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读一读,描写春天的成语。
2.说一说,春天来了,周围发生了哪些变化?
二、指导创作,获得启示
1.师:春天到处都在发生着变化,变化里还藏着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呢?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出示六幅图:小河塘)这个故事就发生在小池塘。小朋友觉得第一幅图上可以逐渐加画什么?
2.根据学生回答逐渐加画鱼儿、水草、小草、小花、树木……
3.师:现在的画只能看到形象,听不到声音,我们还可以怎么做,让画上的鱼儿啦、花儿啦……开始说话呢?
4.根据学生的回答添加文字。
5.观察六幅画,你发现了什么?(1.六幅画上的图形是逐渐增加的;2.六幅画都是发生在小池塘;3.六幅画都是画的春天的景物……)
6.以动画的方式展示连环日志“春天的故事”,起个具体的题目。
7.让学生说说与以往的单篇涂鸦日记有什么不同。(连环日记更加生动、有趣,但创作的时间与难度更大了。)
三、小组合作,创作日记
1.师:小朋友,刚才我们 合作完成了一个发生在小池塘的“春天的故事”连环日记。小朋友再想想,如果故事还是发生在小池塘,会有其他的故事吗?
2.除了小池塘会发生故事,还有哪些地方会发生有趣的故事呢?(草地上、大树上、菜园里、校园里……)
3.小组合作创作日记。要求:(1)确定故事发生的地点,先说一说,故事的大概内容;(2)四人小组分工合作完成日志。
四、展示作品,交流评价。
评价要点:
1.关于作品:(1)画面美观得☆,(2)字迹工整得☆,(3)语言清晰得☆;
2.关于合作:(1)全员参与得☆,(2)配合默契得☆
五、拓展延伸,自由创作
师:这堂课,我们通过合作学习了用连环画的方式来写“春天的故事”。其实“春天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你们看——
播放“小蝌蚪找妈妈”“我们一起去植树”“我当植物爸爸、妈妈”
师:只要是发生在春天里的事,我们都能以连环日记的方式,把创作成自己的“春天的故事”。请小朋友利用双休日时间独立完成一份“春天的故事”。题目自己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