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师个人成长规划书 (2017-2020)
一、自我认识:
从教十年有余,对于教育始终怀抱初心。热爱阅读,对于教育教学的研究逐步深入;立足课堂,掌握了一些理论知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我的优势:
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关爱学生,倾力付出。教育教学中信奉“宁静致远”,言传身教,引导学生热爱阅读与写作。爱思考,爱阅读,经常翻阅专业期刊和书籍,学习最前沿的理论。
(二)我的不足:
首先,教学缺乏个性化,尚未形成有特色的教学风格。
第二, 理论学习不足。平时看的教育教学杂志、名师专著虽然很多,但是,涉及教育、学科本质的理论书籍太少,导致对教育教学缺少“根”的认识,许多原点问题认识不清,直接影响到实践与反思的深度。
第三,反思不够勤。偶尔能记录,要交论文时会定下心来总结,显然是不够的。而且,对一些教学现象的剖析不深刻,没有习惯于进一步思考。如此,教育教学智慧的生长便没有了肥沃的土壤。
(三)我的关注:
1.市、区语文教学专题研讨活动,明确语文教学新方向
2.数字化学习环境下信息技术如何助力小学语文课堂
3.儿童心理学、儿童文学等理论知识
4.文体分类教学的实践探索
(四)我的困惑:
在课堂教学方面,如何让课堂的逻辑结构更适应儿童思维,语言更走进儿童内心,这是我必须不断学习和探索的。数字化环境下的课堂让学习方式产生了巨大的改变,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助力小学语文课堂,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我的经验不足,需多次实践与学习。
二、我的愿景:
(一)总目标:
1.参加学历进修,提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
2. 通过名师引领,增强理论功底,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与特色。
3.三年内,参加区评优课一次。
4.提高教科研能力,在省、市级获奖或发表有质量的论文三篇。
5.完成高一级职称的评定,争取通过。
(二)具体要求:
1.师德方面
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2.学习方面
每天读书一小时,做读书摘记和好书推荐卡。确立研究专题,学习本专题内他人已有成果,了解研究现状,开展相关课堂实践。
3.教育科研方面
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开展教学研究,及时记录教学随想,形成短文。每学期完成一篇较有质量的论文。
4.教学方面
执教工作室研讨课、区级公开研讨课,做区级范围内的讲座、校级读书报告会等,在活动中提升综合能力。及时整理工作室活动过程资料,形成语文组优秀案例、教学设计、课件集等。
(三)年度目标:(2009——2010)
2017年度:
2.围绕课题,进行课例的研究
3.积极撰写课堂随笔、反思
4.阅读书籍
2018年度:
1.微课题实践
2.围绕课题,进行课例的研究
3.阅读书籍,撰写论文
2019年度:
1.做好课例研究工作
2.完成论文
3.微课题成果展、做好结题工作
三、具体措施
1.每天读书一小时,做读书摘记、读后感和好书推荐卡。
2.继续进行日常化的教育课堂研究,深入反思,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
3.在个人博客上及时更新教学随想等,每学期完成一篇有质量的论文。
4.执教工作室研讨课、区级公开研讨课,做区级范围内的讲座、校级读书报告会等,在活动中提升综合能力。
5.梳理各类主题研讨,总结常规培养、各年段关键能力检测等方面的经验,根据学生学习实际需要开展有针对性地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