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小学语文助学课堂的实践研究
项目研究规划书
发布时间:2018-02-2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张英

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小学语文助学课堂的实践研究

项目研究规划书

研究项目名称:数字化应用对提高低年级识字教学课堂效率的研究

执行者:袁秋静  王燕

一、项目背景(问题提出)

“人生聪明识字始”。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把好识字关,学生语言的发展就能在高起点上步入快速高效的轨道,并对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这样的识字量是比较大的,再加上汉字比起图形、动画显得更加抽象难懂,这就很容易造成小学生对识字与写字失去兴趣,甚至学起来感到困难。在这种背景下,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识字效率不高。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常常把学生识字看作是教师教字,不顾学生识记能力的培养。这样的识字,严重扼杀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使学生只知一味地读死书;二是回生现象严重。教材安排了多种形式的识字,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识字能力。然而在识字教学中,有的教师却忽略了这一点,在课堂上仍靠单纯的讲解、示范和练习,使学生学习起来感到枯燥无味,即使是暂时记住了,但没有几天就忘得差不多了;三是学生识字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教学脱离学生的发展,忽视学生的个体的差异。在教学实践中,“重整体,轻个体,忽视个性的和谐发展”这一教育传统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被动的消极状态,对智能的顺利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这时就需要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来调动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和积极性。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相比起传统的教学模式,形式更为丰富,内容更为生动有趣,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同时将声音、图片、文字等多种信息传递给学生,带给学生更丰富的感官和情感体验,真正做到绘声绘色,不但吸引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于是,我们提出了“数字化应用对提高低年级识字教学课堂效率的研究”的课题,试图通过一系列的实践与探索,使我们的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能灵活地运用数字化技术,培养学生多样化的识字能力,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为学生今后的阅读、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理性思考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重点,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3500个汉字,在1—2年级,则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汉字,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就汉字的特点而言,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不同于用字母表示语音的表音文字,一个汉字不仅表示语言中的一个音节,它还是用一个一个的特定符号来表示不同的意思,所以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低年级在一、二年级两年的时间内识字量就要求达到小学阶段识字量的一半,识字量大,任务重,再加上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较差,学生学习自觉性差,单凭教师的讲述或学生的想像,很难对汉字产生深刻的印象,准确理解汉字的意义。往往出现字义理解不清,字形记忆不牢等现象。严重影响学生汉字学习的实效性。并进而因学生的识字能力跟不上,识字量不够,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和写话能力的提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的被引入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可以创设一个优良的情景,开阔学生的视野,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实物化,变成直观、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并配上文字与声音,图、文、声、画并茂,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使学生的认知渠道多元化;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富有感染力,对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能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促进学生对字义的理解、简化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提高学生汉字的书写能力,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能够促进学生识字能力的发展,有效地提高识字课堂教学实效性。

三、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努力实践,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做到语文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喜爱的一种生活方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学生识字的效率和识字能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主动发展。

2.通过课题研究的实施,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并学会在学习和生活中与人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的能力。

3.通过课题研究的探讨,得出一些识字教学生活化的建议,为教师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并积极推广到其他学科中去,为其他学科的课堂生活化教学提供宝贵经验,促进教师教学的提高。研究,利用编排多样化的识字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研究内容

1.教师转变观念,让学生做生活和学习的主人。用开放的课程观、学生观、评价观,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热情和兴趣,引导学生做生活和学习的主人。

2.探索改革识字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力求识字、用字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策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进行识字。

3.探索适合低年级识字教学设计的有效方法,灵活运用于识字的教学过程中,从而提高主动促进学生识字能力。

五、研究方法、步骤

1.文献研究法:搜集、查阅各类与课题有关的资料和识字教学改革实验,探究科学的识字教学方法。

2.行动研究法:根据课题内容,边实践、边研究,使整个研究过程在具体行动中进行。

3.个例研究法

六、成效体现:

1.课堂教学。

2.撰写论文。

3.课题报告。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8501562  邮箱:269451394@QQ.com   邮编:21310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