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做一片美的叶子》教学设计
武进区横林中心小学 王燕
发布时间:2018-02-2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张英

《4、做一片美的叶子》教学设计

武进区横林中心小学 王燕

教材分析:

本文描写了大树的美、叶子的美,揭示了大树和叶子的内在联系,透露了大树和叶子结为一体、相互依存的道理,抒发了作者“做一片美的叶子”的思想感情,读来琅琅上口,给人一种美的感受,并且获得情操的陶冶,是一篇难得的好教材。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4、欣赏作者诗一般的语言,感受叶子的外形美和内在美,学习做叶子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好课文。

2、 理解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做一片美的叶子”的含义)

教法和学法:

    在学习本文过程中,怎样紧紧扣住“美”来具体理解呢?怎样涵咏其中,反复体味,从而获得理性升华。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

1、学生观察树叶,搜集树叶进行绘画、叶贴画创作,欣赏叶子的外形之美。

2、学生收集资料,简单了解作者创作的作品。

3、学生搜集资料,了解叶子的功能,进一步感悟叶子的内在之美。

4、学生收集像叶子那样立足本职岗位,无私奉献的人物事迹。

5、教师准备好相关资料和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好课文。

2、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课前实践,主动发现。

1、师:同学们,你们每天上学有没有观察过校园环境?大家一起跟随镜头看一看有什么发现。(播放动画)我们在这么美丽的校园学习,真是太幸福了。校园中随处可见的树叶,成为大家创作的资源。(学生展示课前观察、采集树叶创作的绘画、叶贴画。)

2、交流讨论:通过实践,你发现了什么?

S1、每一片叶子都不同。  S2、叶子会随着季节变化。 S3、叶子很美。

二、走近作者,“我”看见了你眼中的美。

1、师: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关键要看你是不是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位老爷爷,在他的眼中,大自然中的小草、大树、阳光、雨露都很美,于是他写下了一片片优美的文章,他就是金波爷爷。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首散文诗《做一片美的叶子》。(板书、齐读课题)

师:题目是文章的中心,做一片美的叶子,中心在哪个词?S:美。

师:是的,看到这里,你有没有什么想知道的?

3、师: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思考,走近第4课,做一片美的叶子。

三、走近课文,理清文脉。

1、生自读课文,揭示要求:

 (1)反复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尝试理解。

 (3)尝试理清文脉,按照“远望——近观——联想”把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2、小组合作,轮读课文,尝试解决问题。

3、检查初读效果。

 (1)读好生字词。小老师从读音、字形和写法三方面进行指导,并理解部分词语意思。

形态各异   乳汁  奉献   肥美    飘零    整体   位置    输送    茁壮   葱翠           

翘舌音:汁   置   输   茁

字形辨析:异(    )  汁(    )   置(    )   体(    )

导(    )  计(    )   值(    )   休(    )

    理解词语:形态各异    奉献   

 (2)读好长句、难句。指名读。

 (3)读好课文。生再次练读课文。

4、感知全文,尝试理清文脉。

 (1)师范读,生边听边思考:按照“远望——近观——联想”把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2)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四、巩固拓展,作业设计。

1、练写本课生字。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搜集有关树叶的诗句,推荐给大家。

例如:《春天的绿叶》(谭旭东)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8501562  邮箱:269451394@QQ.com   邮编:21310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