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阳光”工作室小结
武进区横林中心小学 王燕
发布时间:2018-02-2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张英

“一米阳光”工作室小结

本学期,我有幸加入了“一米阳光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并认真开展了学习。借用老舍先生的一句话就是:“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工作的乐趣。静下心来回望过去,盘点得失,不由得感慨万千。工作室的每一次活动都让我及学员们收获颇丰,既有值得继续发扬的成绩,也有应该引以为戒的不足,现总结如下:

  一、目标——前进的导航台

  小溪是大海的起点,种子是希望的起点,沙砾是高塔的起点,信念是成功的起点。有了目标才会使前进的步履更加矫健。

本学期我们工作室的活动,主要围绕工作室主持人蔡校长主持的课题研究《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小学语文助学课堂的实践研究》进行。开学伊始,蔡校就召集成员一起了解方案的内容,并就此做了明确的分工。老师们针对自己班的实际情况做出了具体细致的计划,因此一学期下来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在制定个人项目规划书的时候,我和本校的袁秋静老师商量过后,确定了合作小组,一起研究《数字化应用对提高低年级识字教学课堂效率的研究》。由于我今年任教三年级,袁老师任教一年级,都是第一年执教该年级,教学工作上存在很多困惑,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摸索,因此,对工作室研究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影响。我们经过多次努力,通过每周的教研组集体备课时间,请教了教研组的其他语文教师一起交流探讨,终于摸索出了一点路子。虽然我们的研究还是在起步阶段,但是,我们将一步一个脚印地按照研究计划开展研究。

在活动过程中,我们不但在学习上互促共进,还在工作上取长补短,形成了一股合力。

  二、实践---成长的催化剂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最终要想认识事物或事理的本质,还必须依靠亲身的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教学实践的持续改善是教学研究的出发点和根本旨归。

  本学期,按照工作室计划,已经有五位成员给我们呈现了优秀的研讨课,给大家带来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1、各位学员精心准备每一节课,很好地落实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呈现了一节节各具特色的课堂。

2、教学环节清晰、流畅,结构合理,设计精当。

3、课堂教学中体现了现代教学气息,形象直观,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每次课后,工作室成员一起交流,既说优点,又指出不足。在交流中表达能力得到了训练,又对一堂好课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课堂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我们也发现了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加以改进之处。

  1、在课堂教学方式上,还是要多体现生本地位,教师讲解可以放轻,多放手让学生去完成。

  2、有时为了考虑到教学节奏和进度,教师提出的比较有深度的问题,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较短,没有让学生充分去思考提炼。

  3、当课堂生成与预设不一样时,就考验教师的教育机智了。

  三、努力方向

  1、有的老教师对于如何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比较困惑,还需多尝试和实践。另外,虽然我们运用了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但是有时反而束缚了教师的发挥。教师自身素质还需不断提高。

  2、要深入挖掘教材,不能浮于教材表面,应充分理解和掌握教材的重难点。

  3、学无止境,我们的教学基本功还要不断加强。比如:教学语言的精炼、得当,处理课堂生成的教育机智。

总之,本学期的工作室活动,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锻炼的舞台,搭建了成长的阶梯,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如果能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扬长避短,我们的工作就能事半功倍。把本学期的教研学习当做一面镜子反观自己的教学,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还需扎扎实实,努力钻研,踏实研究,尽力上好每一堂课,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

 

武进区横林中心小学   王燕

2018.1.30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8501562  邮箱:269451394@QQ.com   邮编:21310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