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啊,想说教好你不容易 读于永正老师《我怎样教语文》有感
武进区遥观中心小学 蒋燕芳
发布时间:2018-03-0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张英

语文啊,想说教好你不容易

——读于永正老师《我怎样教语文》有感

武进区遥观中心小学  蒋燕芳

 

一直常听人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那教育的初心又是什么?教育的初心应该是陶行知的教育情怀和苏霍姆林斯基对学生的挚爱,最开始我也是怀着这份初心走向教育工作岗位。

一、学会认识自己

五年前第一天踏上工作岗位,我是崩溃的,一天下来就对自己绝望了,我做不了教师这份职业,学生吵吵闹闹根本不听话,上课也是有人听有人打闹,面对这样一群孩子,我不知道我能教给他们什么,我也不知道他们要学什么。

于是我开始认真听课,几乎每一节课都是先听师傅上了,我再到自己的教室去上。师傅带给了我太多太多,从课堂秩序的整顿到知识点的讲解,再到学生能力的训练,课堂上真的是应有尽有。沉浸在这样的课堂里,我觉得我是一个幸福的徒弟。也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学期里,我学会了上课和管理班级。一晃就这样五年过去了,这五年里我听过省市区各种名师和普通教师的公开课讲座,自己也上了许多公开课,写的论文也得过一些奖,自己积累了一些教学和管理班级的技巧,教育学生也不再惶恐,然而我却又陷入了迷茫,我不知道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方向又在哪里。语文啊,想要教好你不容易。

暑假里我读到了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的《我怎样教语文》,于是语文在我的心中又开始清晰起来,回想这五年我怎样教语文。这五年,从稚嫩的无从下手,到如今的得心应手,我哭过笑过,无奈过也愤怒过,终究,我得一份平和的心境来面对这一切,作为一名教师,教书就是我的职责。

二、努力适应学生

第一年我接手一升二的一个班级,在之前听说过这个班成绩一直是年级第一,接手之后真的很惶恐,换了新老师,学生看我和善便无所畏惧,班里总是吵吵闹闹说话声不断,加上当时要语数包干。语文没问题,上过一年,可数学就是一头雾水,不知道该如何讲起,常常新课结束做练习时又会发现许多的错误,我自己总结后也知道是自己没讲清楚,于是去办公室跟其他班老师讨教经验方法再返工。如此重复,终于学生有进步了,当时的自己除了着急就是抱怨,却从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我欣然接受了教师这个角色,在教学中我发现教学数学比语文更需要逻辑思维。

我开始寻找适合班里学生学习的数学方法,开始注重方法的归纳和知识点的梳理,每种类型的题我总是要归纳出步骤方法和注意点,孩子们的思路也清晰了,课堂的内容也渐渐丰富了,终于期末考试成绩和兄弟班不相上下。从那开始我想我一个语文老师我连数学都教了,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让自己畏惧的?于是无论是学生还是自己的工作,都有一颗常态的心来顺应,就算是班中的学困生,我也总是尽力找问题的根源,来寻求让他们进步的方法,能进步一些,总是好的。

其实在这里,我想说想要教好书不容易!

三、清晰认识语文

这五年从教语文书到交语文,我明白了语文是什么?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可见语文就是语言,它是交际的工具,教语文教的不是课文,而是语文,到底怎么说?语文教学不仅要教授语文知识,更要教授知识的运用,于永正老师说,语文教的不是课文,而是语文,用教材教识字,教写字,教读书,教表达,激发兴趣,培养习惯,繁琐的分析和讲解没有必要,要把识字量保住,把握读和写,要把语文的根本留住,语文能力简单说来就是听说读写,读作为基础,而说就有难度了,说不仅要说得准确流利,还要说得好听,说得有艺术,写不仅指写字更是指写文章,这是最高层级了。

回想自己刚工作的几年,在语文教学中重点是识字,读文,理解文意,而把理解文意又当成是重中之重,课文的每句话都讲,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带来的后果是课上不完,而且总是上不完,同样的知识点一直在重复,课堂显得很琐碎,然而从没有跳出来,整体把握课文。其实拿到课文第一时间,我们应该思考的是这篇文章中我们要教给学生什么,提升学生哪些语文能力。如今再拿到新课文,我不再一点点地进行教授,而是以能训练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知识点为重点。记得在教《地球和它的七个兄弟》时,我重点讲的是课文的第二小节,每个行星的特点,透过这段文字,我想教给学生的是写出多个事物的特点来区分事物这个能力,于是在分析课文时,我就让学生自己读课文,然后来介绍一下你最喜欢的星星,你怎样很快才能找到他,用你自己的方法来区分。小组合作讨论很激烈,不一会儿小组合作每个人介绍一颗,每个人都介绍得准确无误,于是我在让大家伙上来演一演,最好仿照样子说一说,家人的特点。这段文本的教学定位的就是教如何说出事物的特点,教学过程不在以理解每个行星的特点为主,我觉得每颗行星的特点应该是科学课而不是语文课该解决的问题。

这就是我现在认识到的语文能力教学。如果每篇课文我们都在征服一个语文能力,那么我想说,语文啊,想要教好你不容易。

四、踏实语文课堂

语文想说教好你不容易,每一种课我都要绞尽脑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看了于老师的课堂,总是那么吸引学生,而且每一个学生都是那么专注,真的非常非常羡慕这样的老师,而他的课堂用到的方法实在是太多太多,每一堂课总是需要那么几个关键的问题,才能让思路清晰,记得我在教《有趣的发现》时,第二课时有一个目标,就是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学会观察,但是在讲的过程中,我都只是围绕着达尔文观察这个过程,来展开体现达尔文的细心,在评课的时候,吕校长一语点醒梦中人,他告诉我,那我们应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们可以问一个比较有高度的问题,“那就是来岛上游玩的人这么多,为什么只有达尔文发现了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这个问题”?是啊,这样的问题提出来很顺利就引导学生平时要做一个细心观察爱思考的人。

余老师的课为什么总是那么吸引人?首先是他有一个爱学生的情怀,其次,有扎实的基本功,看过很多很多的书,阅历丰富。第三,每堂课他都精心设计,虽然他是一名老教师,但是他每一堂课都会认真的去磨练,想出更好的设计方法来。第四还得益于他幽默风趣的人格魅力。

那么多的方法和付出背后,我们究竟要留给孩子们什么呢?小学语文教育应该留给学生以下东西,认识400个汉字,留下较好的语感,能不暇思索的行文,留下认知和情感,留下初步的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留下兴趣和习惯,教学时眼睛不要只盯着语文,还要盯着人,一只眼睛盯着语文,一只眼睛盯着人,这才叫完整的语文教学。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们又应该如何去做呢?首先要有很好的朗读水准,其次要认真备课,多读书,丰富阅历,教学一定要有方,于老师的五重教学法,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在我们的课堂上非常受用。

读完于永正老师的《我怎样教育语文》,感受最多的还是那句话,少做题,多读书,语文教学最大的成功应该在这里,每一位语文老师都要精心修好自己的身,守好自己的道,在语文教学的路上追求永恒的本真,成为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只有浑身书香,满腹翰墨的我们才能够将孩子们带领进那个充满知识,充满乐趣,充满诗书芳芳的语文世界。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8501562  邮箱:269451394@QQ.com   邮编:21310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