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2.通过文章中刘备的语言、动作体会刘备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学习诸葛亮尊重人才的优秀品质。
3.学习课文中“景色秀丽宜人”的有关语句,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
教学重点:
通过体会文章中刘备的语言和动作,感受刘备的诚心诚意,学习刘备尊重人才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通过刘备的神态、语言和动作描写,体会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三顾茅庐》齐读课题。
2.通过学习,同学们还记得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吗?(指名说)
(板书:刘备 诸葛亮)
二、精读感悟,体会诚意
1.师:刘备三顾茅庐,课文具体写了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的故事。课文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怎样的刘备呢?
2.快速浏览课文,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时态度怎样呢?用一个文中的词语来概括。
3.师:刘备的诚心诚意体现在哪里?(请同学们用心读一读课文第2、3自然段,看看哪些语句体现了刘备的诚心诚意?边读课文边用笔划出相关句子,把你深有感触的词语圈出来,也可以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
4.指名回答,随机交流。
表现一:斥责张飞
引导交流,你从哪儿感受到了刘备的诚心诚意?
▲ 交流:出示: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 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用去了!”
(1)从“嚷”体会张飞的鲁莽与冲动,还能从“嚷”体会到什么?(心情很烦躁)谁能当一回猛张飞呢?指名读。
(2)师过渡:捆只能捆来人,却捆不来人的心啊!猛张飞不懂这个道理,可刘备知道。教师引出: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
刘备和张飞是结拜兄弟,刘备竟然为了诸葛亮去责备张飞,这说明什么?
(3)师总结:张飞和刘备对待诸葛亮的态度截然不同,这一鲜明的对比,从侧面更突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
继续交流:你还你从哪里感受到了刘备的诚心诚意?
表现二:到达前,下马步行
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地,刘备就下马步行。
表现三:到达后,耐心等候
“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1)谈谈你的体会。
读读这个句子,“轻轻敲门”动作轻。
(2)“恭”字下面是什么?(心字底)“恭恭敬敬”是什么意思?你平常对谁“恭恭敬敬”过?
(3)而刘备是谁?刘备乃堂堂汉景帝的后代,人称“刘皇叔”,是统帅千军万马的大将军,而诸葛亮呢,此时只是一介乡野书生。刘备当时已经47岁了,而诸葛亮呢?只有27岁,只不过是一个未出茅庐的毛头小子。地位的悬殊,年龄的悬殊,刘备全然不顾,就这样“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4)刘备这样恭恭敬敬地等了多长时间?相机了解“半晌工夫”与“一个时辰”,足足3个小时。如果你平时等人等了这么长的时间,你会怎样?联系学生等人经验来体会。进而感悟刘备的诚心诚意,明眼人都能看见。
(5)师生合作朗读,感悟刘备的“诚”。
师:半晌工夫过去了——生:刘备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师:又一个时辰过去了——生:刘备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师:当时正值早春,“春寒依旧浓”,天挺冷的——生:刘备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表现四:快步走入
(1)终于诸葛亮醒了,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
(2)刘备先前等得是那么的耐心,这时他为何要快步走入?结合“快步”体会刘备见诸葛亮的迫不及待以及求贤若渴。课文中还有那些地方体现了诸葛亮的诚心诚意?
(3)刘备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处处流露出他对诸葛亮的敬仰和尊重,因此留下一段佳话。同学们,让我们也来做一回刘备,诚心诚意地邀请诸葛亮吧。齐读
(4)总结写法:同学们你们看,作者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和动作,把一个“尊重人才”的刘备的形象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借鉴这样的写法。
三、探究刘备三顾茅庐的原因。
过渡:刘备如此求贤若渴,那么诸葛亮真的值得刘备如此诚心诚意地去请吗?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并思考:诸葛亮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才华?
1.见面以后诸葛亮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才华?
出示: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2.诸葛亮提出三分天下,这样的分析,这样的策略,是前所未闻的。刘备听了(引读)——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你看,有了诸葛亮这片青天,这道阳光,刘备原本混沌的心底顿时明亮起来。 “茅塞顿开”是什么意思?你能给它换个词吗?
3.可见诸葛亮很有才华,用一个成语那就是——(板书:雄才大略)
4.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做——(师引读)——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刘备高兴地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出示)
(1)用一个成语概括叫“如鱼得水”。 谁是鱼儿?谁是水?诸葛亮出山后,成为刘备身边最重要的谋士,你们知道他帮刘备打了哪些胜仗吗?(火烧新野,火烧赤壁、七擒孟获、三气周瑜,智降姜维,空城计、草船借箭……)
5.刘备以自己的诚心打动了诸葛亮,20年后,刘备已死,诸葛亮还在他的一篇《出师表》中提起当年刘备“三顾茅庐”的事,刘备的诚心与尊重换来了诸葛亮的忠心,用自己的一生回报了刘备。我们可以用八个成语来概括诸葛亮的一生。
(出示关于诸葛亮的词串)
初出茅庐 才华横溢 料事如神 胆大心细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师:这就是诸葛亮一生的写照。让我们带着敬意读读这些词串。
五、全堂总结
1.同学们,学完了《三顾茅庐》,两个已经随着历史的长河滚滚而去的英雄人物形象又鲜活在我们眼前,一个是刘备,一个是诸葛亮。《三国演义》的开头有一首词,有人把它谱成了一首歌,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2.“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让我们记住的那就是刘备对人才的“尊重”,诸葛亮的才华横溢。
四、布置作业
1.请同学们课后继续收集跟三国有关的经典故事、成语、歇后语,下节课我们学习练习三的“处处留心”,并在班上举办一次“精彩三国”故事会。
板书设计:
8 三顾茅庐
刘备 诚心诚意 求贤若渴
诸葛亮 才华横溢 雄才大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