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教学反思
赵珊
发布时间:2018-03-2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张英

教完这篇课文,反思课堂,有如下感悟:一、思路清晰,教学设计巧妙合理。教学板块清晰,复习导入后,从欣赏隆中美景入手,走近隆中,走近诸葛亮,通过对三句比喻句的理解,感受诸葛亮的才华。接着通过品读刘备的言行,感受刘备对诸葛亮的尊重,最后进行适度的拓展,张弛有度。

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尽可能地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搜集信息、整体把握、对比研读、引导阅读,各个环节都是以人为本的,教学结构紧凑、扎实、有效。这堂课中,学生和老师的关系是非常融洽的,孩子们自由找句子,自由合作,自由讨论,自由使用不同方法理解句子、领会中心,最后还自由组合汇报。但是在如此自由的情况下,看似形散但神却不散,因为孩子们始终围绕着刘备诚心诚意这一主线展开学习的,万变不离其中。尊重主体,课堂教学扎实有效。

    三、 紧扣刘备尊重人才这一中心组织教学,通过人物言行,展现人物特点。通过刘备和张飞语言的对比,品读,感受刘备对诸葛亮的尊重;通过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表示刘备动作的词,进而加深学生对刘备尊重人才的感受。课文中的三句比喻句教学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将其进行集中教学,很好地化解了教学的难点,凸显了教学的重点。可谓匠心独运。

四、课堂上感觉学生读得少,语文课以读为主,如果以读代讲,安排不同形式的读,而且读的要求一次比一次高,在读中理解、感悟积累,运用课文语言,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是否会更好。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8501562  邮箱:269451394@QQ.com   邮编:21310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