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静悄悄的革命》
武进区花园小学 赵珊
理想中的课堂,应该是开放的、个性的、多彩的。但在实践尝试中,我们发现课堂气氛还是显得有些沉闷。尤其是高年级,教室里能自主参与小组讨论交流的同学很少,有的学生有想法,却不愿交流,更多的学生表现出观望、漠然的态度,让人看不见他想交流的意愿。这样寂静、沉闷的课堂,不由使人茫然,疑惑——如何去引领学生的个体参与?如何去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如何去构建一个异彩纷呈的课堂?
直到遇见《静悄悄的革命》一书,我的疑惑才得到了完满的解答。
《静悄悄的革命》是日本东京大学佐藤学教授的力作,本书以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习课程为主线,结合大量实践揭示这种课程形态为课堂的生长点,从而引发课堂和学校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读着书中那些充满睿智与思考、信心与执着的文字,就像喝一杯极品乌龙茶,甘甜隽永、回味无穷。
佐藤学教授一直在强调作为学习设计师的教师,首先要求自己要勤奋好学。不管教材如何出色,不管资料准备得如何丰富,不管指导方案制订得如何完美,如果教师自己不能与学生一起愉快地学习的话,那么学生的学习也就得不到发展。反之,如果能让教室的空气远离浮躁,让学生自然平静的声音重回教室,并且教师能够通过对每个学生的言行的恰当对应而创造出平和气息的教室来,那么,无论是使用什么样的教材,都能实现与其内容相应的自立的学习、合作的学习。学习能否成功的取决于教师自己能否和学生一起共同愉快地学习,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
其次,从课堂静悄悄开始,从允许学生反应慢一点,发言模糊一点开始,从变“组织、激励学生发言”为“培养学生仔细倾听的能力和习惯”开始,从而追求“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润泽的课堂。”倾听学生的发言,不仅听学生发言的内容,更要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相信只有在倾听的能力培养起来之后,课堂的言语表现才会变得更为丰富而有内涵。我很喜欢书中的一个绝妙比喻:倾听学生的发言,就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如果也能准确地接住的话,学生后来就会奋起投出更好的球来。这样的投球般的快感,就应当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基础。
书中还有对许多教育实例的剖析和论述对我国现行的教育改革,对一线的教师来说是颇有启示的:教育这一事业的人性魅力何在?怎样把学校变成“学习的共同体”?怎样创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怎样的教师是优秀的教师?怎样的教育实践是优秀的实践?怎样去“倾听”学生、“理解”学生?学校如何实际而有效地帮助教师成长……书中关于这些问题的许多观点和案例都是如此让人感到耳目一新,发人深省!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佐藤先生《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与其说是对日本教育现状的认识和探讨,还不如说是对世界教育界共同面临的改革问题的有益贡献。阅后获益良多,不仅提高了对我们对教育改革思想上的认识,而且对我们的教学实践的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想起了孟庭苇的一首老歌《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恕我擅自篡改一下歌词,以此来勉励自己积极投身到这场静悄悄的革命中去:静悄悄的革命羞答答地来,慢慢地绽放她留给我的情怀,倾听的课堂有着不尽的期待,请不要犹豫该不该将她悄悄地摘……使自己的课堂教学也来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让自己的课堂实现本真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