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黄山奇松》 | 教时 | 2 | |||
教学目标: 1、 品读字词,体会黄山松的奇美姿态与迷人魅力; 2、 抓事物典型特征,产生联想,展开想象,体会情感; 3、 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二段; 4、 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制定依据: (一)教材分析 《黄山奇松》这篇课文属于写景状物类记叙文,又是第5单元第一篇课文。本文重在描写黄山三大名松姿态的优美独特,利于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从写作手法上来看,本文点面结合,对具体事物的描写能抓住本质特点,产生联想,展开想象,体会情感。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都是采用这种表达方法,这也是描写景物特征时的典型手法。后一篇《黄果树瀑布》也用到了这种方法进行描写。
(二)学生情况 第一课时学生能达到熟读课文的要求了,从他们朗读的神态和语音语调中感觉得出学生对于这类写景类文体还是很懂得用欣赏的眼光去对待的,这正是引领孩子赏出“味”来很好的前提。 通过理清文章脉落,分清层次后,学生已清楚本文的观察视角是定点的,是有目的地去仔细看某一事物。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三、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四、总结 五、作业: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新授课文 (一)、品读三大名松
二、仿写千姿百态的黄山松
三、回顾全文,整体感知黄山松的奇
三、总结
四、作业
板书设计
|
1.同学们,你们游览过或听说过祖国的哪些名山胜水?你知道祖国有哪些名山吗? 2.你觉得黄山的风景怎么样?将你收集到的有关黄山的资料与同学们分享分享。 3.从课题看“黄山松”有什么特点?你还想了解“黄山松”的什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黄山的松树。播放黄山的风景短片 |
根据自己的经历自由发言
根据自己的感受及所收集的资料,相互讨论、交流 |
创设情境,让学生初步感受黄山优美的风景,激发学生赏松的兴致。 | |||
1.布置自学要求
2.引导学生通过工具书认读生字词,并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理解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1.熟读课文 2.抄写词语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卡片出示),它以“四绝”闻名于世,这“四绝”是指——(卡片出示)。在这四绝中,人们最喜欢的是——黄山奇松,那这黄山松到底奇在哪呢,引得人们对它如此偏爱?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一课。
1、读读课文,找一找这三棵松分别奇在哪里? 2、这三大松你最喜欢哪一棵,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喜欢的原因。 3、集体交流 (一)迎客松 抓词语:姿态优美、枝干遒劲、饱经风霜、郁郁苍苍、斜伸、代表、象征 比喻拟人手法:它有一丛……宾客的到来。 展开想象,迎客松会说些什么? 重朗读的训练 小结:作者准确抓住了迎客松的外形特点,并根据特点产生联想,展开想象。 (二)陪客松 词语:正对、绿色的巨人、站 根据文中对陪客松的描写和图片,能用哪些词描绘出陪客松的外形特点来? 引读 (三)送客松 词语:蟠曲、天然盆景(解释“盆景”)、长长的手臂 5、 背诵 6、 本段总结:作者准确抓住了三大名松的各自的外形特点,并根据特点产生联想,展开想象。致此,这三棵松的姿态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中。 7、 再背一遍,加深记忆
1、引读第三小节 2、给出几种松名,写一写它的姿态 3、出示真图,对照练笔,二次修改。 4、欣赏黄山奇松
通读全文,还有哪些地方表现出黄山松的奇? | 根据自学要求自由读课文,找出生字词 自由讨论、交流,学习生字词
自由读课文,自己喜欢的句段可以多读几遍 指名读 说说各段落的意思,理清条理 齐读课文
自主学习:默读并批注
同桌进行交流
品读文字,理解记忆 1、从这些词语中谈迎客松的奇。 2、表达手法切合迎客松形象,更是它作为“代表”和“象征”地位的不同寻常之处。 3、完成填空,帮助背诵
预设:姿态秀丽、亭亭玉立
有感情朗读
四人为一小团队,介绍这三棵松
齐背
齐读 选择一到两种松树,进行小练笔 交流、二次修改
再次朗读全文,找出黄山松的多、生长环境恶劣却生机勃勃 |
让学生利用工具书在小组讨论交流,自主学习生字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与人的交流、合作能力
自主学习已养成批注的习惯,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尝试做选择性的交流。
品读字词欣赏三大名松的姿态美,透过文本的背后得出描写事物的表达方法,强调这种表达方法是为了让学生能用这种方法进行仿写。
先用词进行表达,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达到训练目的。
运用灵动的形式达到背诵的目的,形成生生互动的课堂氛围。
先自己写不出示图,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表述,让思维有发散的空间,再对照真图,将特点描写更准确,语言更丰富。 整体感知全文,培养纵观全局的观念,保证课文的完整性。 | ||||
黄山松如此之多,如此之美,更能绝处逢生,生机盎然。难怪人们对黄山松情有独钟! | ||||||
1、设计一句广告词夸一夸黄山奇松; 2、搜集黄山另外“三绝”:怪石、云海、温泉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想一想,黄山为什么会被称为“天下第一奇山”? | ||||||
黄山奇松?(后改为!) 迎客松 陪客松 送客松 …… …… | ||||||
教学反思:
学习本文,关键抓住了一个“奇”字,理解课文应以此来组织材料,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读课文,在诵读中得到启发,并有所感悟,,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让学生进一步学会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理解的方法,并学习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和变换角度表现景物的方法。教会学生读书和写作的方法,这是语文教学的一大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