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一年级学生爱上拼音
汉语拼音是小学生识字的基础,是阅读、习作的前提,也是学好汉语必不可少的部分。汉语拼音十分重要,它是识字重要的、有效的工具;它能够帮助孩子阅读;学好汉语拼音,可以帮助说好普通话。而从小学识字阶段抓起,会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正是由于汉语拼音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要注重方法。教师如果不注意教学形式,学生一定会感到枯燥乏味,影响教学效果,而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意味着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关注学生是用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通过什么途径获得知识的。为了培育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好拼音的兴趣,我采用了一些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以调动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积极性,使他们学好汉语拼音。
一、营造良好的拼音环境和氛围
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欲望。在向日葵中队评比栏里学生姓名都是“双语”,一方面是汉字,一方面是拼音,让孩子在认识同学名字的同时,意识到拼音无处不在,哪怕我们的姓名也是学习拼音的好方法。而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姓名、班级也都是双语模式,拼音无处不在,这样,就给孩子创造一个充满着汉语拼音的国度。
二、培养学习拼音兴趣,让学生爱上拼音
1、语言激发
在第一节汉语拼音课上,我先和学生谈了谈学习汉语拼音的好处,使学生懂得,学会了汉语拼音就可以用它认识汉字,阅读书本,学到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这时,我一边说一边拿出一些生字卡片和图书给学生认、看,或者读给学生听,激发他们学习汉语拼音的热情,从小立下远大的志向,长大后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学习和工作。
2、比读竞争式
在教学汉语拼音声、韵母时,课堂上我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方法:个别读、开火车读、小组读、男女生分读、齐读······组织孩子进行拼读。最重要的是个别读,因为孩子在学会了新知识的时候是特别乐于展示给大家看,得到老师表扬的。但是如果只是单纯的老师点黑板,学生举手读。这样会出现很多学生会的一直举手,不会的永远做听众。这时候就要采取竞争机制,老师领读几遍后,先要采取点名式读法,不用举手,老师随机选择,而且读对了就要奖励。这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让不注意听的小朋友有了紧迫感,也会集中注意力学习拼音。
3、编歌谣
要使一年级的学生正确无误地掌握拼音字形,是汉语拼音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常常会把b、d,p、q,m、n,f、t,等形状相似的声母混淆起来,不是把b写成d,就是把f读成t。为了帮助学生克服掌握读音字形的困难,在教学中我自编了一些有趣的歌谣,描述给学生听记,使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读音和字形特征。在教学《jqx》时,我会先让孩子观察图片,再识记字形,让他们编上一两句朗朗上口的儿歌,比如:母鸡蝴蝶,jjj,七个气球qqq,刀切西瓜x x x,等等。而教学j、q、x和ü相拼时,我会设置儿童化的情景:看见小i和j、q、x玩得这么开心,小ü也来了,它也要和j、q、x交朋友,小ü特别有礼貌,见到j、q、x后,它马上把帽子摘了下来,然后彬彬有礼地说:“我可以和你们交朋友吗?”于是小ü就和j、q、x手拉着手,一起做起了游戏,而且嘴里边还唱着:“小ü小ü有礼貌,见到j、q、x就摘帽,小ü见到j、q、x,去掉两点还念ü。”师生共同拍手唱儿歌,巩固新知。通过许多这种歌谣和设置情境,把孩子们带到拼音王国里,认识不同的拼音小朋友。
综上所述,在汉语拼音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生为本,把学拼音与识字、说话、阅读、生活融为一体,善于把干巴巴的抽象符号变活,成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才能使初入学的孩子学好拼音,开出拼音的七色花,为学生今后的识字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