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一年级新生进行有效的绘本阅读的研究
绘本,即图画书,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指一类以绘画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绘本不仅是讲故事,学知识,而且可以全面帮助孩子建构精神世界,培养多元智能。国际公认“绘本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
绘本作为一种以图画为主要表现内容和形式的读物,构图巧妙、造型生动、色彩优美,对于幼儿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其中富含节奏韵律感,幽默诙谐,拟人夸张的语言也符合幼儿语言的年龄特点。而绘本中与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故事情节能够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因此绘本受到了大多数幼儿欢迎和喜爱,如果能将绘本广泛运用到早期阅读教育中,会培育幼儿阅读的兴趣,帮助其认识图与文的相互关系,为将来的继续阅读活动打下基础。 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一年级新生显然要有一定的适应期,私以为,绘本阅读也同样适合于他们。绘本不仅能引领一年级孩子们在阅读中感受童趣、分享快乐,而且还能为今后的写话打下坚实的基础。那如何进行有效的绘本阅读教学呢?结合我们学校开展的绘本课研究和自己对这绘本课的教学,我总结出以下几点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激情导读,引发兴趣
日本著名的图画书阅读推广者松居在《图画书的快乐》中阐述道:“图画书是通过优美的语言和图画表现出来的,这些语言和图画只有成为朗读者自己的感受读给孩子听,才能被接受。当朗读者把图画书所表现的最好的语言用自己的声音、用自己的感受来讲述时,这种快乐、喜悦和美感才会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图画书的体验才会永远地留在聆听者的一生当中。”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杰洛姆?布鲁纳这样阐述阅读指导:一开始,教师得先为儿童读故事,慢慢地,用比较戏剧化的方式,来呈现整个作品。在儿童还没有能力完全自我阅读之前,教师利用“最近发展区”,协助儿童了解故事,帮助他们逐渐成为一位真正的读者。在我们的绘本阅读教学中,身为教师的我们,就应该投入感情读故事,用动作、神态辅助语言来“演”故事,用生动、夸张的手法来呈现故事,用预告精彩片段来吸引学生课外阅读,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如在教学《我妈妈》中,我运用夸张的语言,演绎我妈妈能做各种各样的事情:做蛋糕,会杂耍,会化妆,能拎东西······孩子们便开怀大笑、兴趣高涨,同时在听故事中感悟我爱妈妈的心情。
(二)巧设悬疑,引发想象
好的绘本不仅仅在讲述一个故事,同时也是在帮助孩子提升观察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升华他们的精神境界。简明的文字与细腻浪漫的图画能让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以自由驰骋。所以,在绘本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读图能力与想象能力的培养。可以选择最富想象、最动人的图画引导学生细细地观赏图画中的形象、色彩、细节等,感受画面所流露的情感、所表达的意蕴,遐想文字以外、图画以外的世界。
一些绘本是靠重复的情节与句型来连接画面,构成旋复式的结构。导读这样的绘本时,我们就要充分利用这旋复式的结构,引导孩子们参与到推演故事情节的过程中来,引导孩子的猜想情节,让故事在孩子充分想象中完成衔接。
如在本节课中,我让孩子们去想自己的妈妈还会做哪些事情,孩子饶有兴趣的回答中,来推进故事的情节,体会母爱的力量是最伟大的,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从而使孩子爱上阅读。
(三)结合画面,教给方法
绘本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合奏的。说得抽象一点,它是透过图画与文字这两种媒介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交织、互动来讲述故事的一门艺术。在绘本里,图画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图书的生命,甚至可以见到一个字也没有的无字书。一本好的图画书,能让一个不识字的孩子仅看画面也能“读”出各大意。此外,一般来说图画书都有一个精心设计的版式,封面、扉页、环衬、正文以及封底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文字与图画相互依存,依靠翻页推进情节……所以,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千万不要急着翻页,让孩子仔仔细细地去看那些图画,引导孩子在看图中读懂故事、发现细节、感悟内涵。
如在讲述到我妈妈的各种职业时,我让孩子们思考自己妈妈的工作是什么。这种方法可以促使学生不仅关注故事本身,还可以引导孩子关注文字背后的故事,以此丰富故事的内容,使主题更加明确,更具有童趣。
(四)积累语言,丰富想象
绘本的语言具有形象性、重复性及简洁性。绘本阅读过程中的语言学习有多种方式:听教师大声读、反复朗读、讨论、看图讲述、故事接龙等。在多种形式的学习中,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中,孩子们感受其语言的魅力。其中“听教师大声读”是绘本阅读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方式。除了读中积累,有的语言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模仿表达,让孩子领悟绘本语言表达的形式与精髓。
在续写故事或编故事过程中,孩子们可以根据所讲述的故事进行仿写,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编故事,这样既提升了他们的阅读能力,又可以丰富他们的想象力,还可以锻练他们的写作能力,语言积累在不知不觉中就丰富了许多。最后要求回家后给所编的故事配上精美的图片,布置回家做绘本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先给父母复述课上的故事内容,然后在家长的陪同和帮助下共同完成绘本。其实这样做实际上也融入了亲子共读的成分,同时还锻炼了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是个一举两得的好形式。
其实想要上好一堂绘本课说难也不难,关键是看你是不是一个有“心”的老师。心里系着学生,为了孩子们有所得而努力;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能够带着批判和审视的眼光来研究教学。有了这样的“心”还有什么是做不到、做不好的呢?
我相信,在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绘本这一类型的教学必将能为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带来更多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