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风筝》第二课时
清英外国语学校 徐梅
发布时间:2018-03-2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张英

《理想的风筝》第二课时

 

一、   课前谈话,学法引领

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苏叔阳,走进他的刘老师,跟他一起去放飞——理想的风筝。(引读:春天又到了——;每逢这时——。)时隔三十年,作者依然深深地思念着刘老师,当年的一幕幕不禁浮现在眼前……

二、   品读感悟“谈腿疾”

1、(出示自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说一说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刘老师的外貌:(我知道了,刘老师仿佛就在你的眼前,你感受到了他的“慈祥”、“忠厚”)(哦,原来刘老师是一个身有残疾的老师)

刘老师给我们讲故事:(刘老师用故事的方法为我们讲述他的腿疾)(你注意到了刘老师给我们讲故事的表情了吗?是啊,她笑着给我们讲故事。  谁也能学着刘老师笑着把这个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一听呢?   评价:我发现了,你跟刘老师一样,富有智慧。)

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觉得刘老师非常的幽默,觉得刘老师非常的乐观) 刘老师的腿疾对于其它人来说,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刘老师却用笑着的方式给我们讲述,可见他非常的——乐观。

(ppt出示)师:刘老师讲完故事后,整个教室——腾起一片(点红)笑声,但是笑过之后——学生的心中却泛起一股酸涩,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从笑声、到酸涩到尊敬,刘老师的一个故事,为什么会让孩子们的心情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

(因为刘老师的故事很幽默……对刘老师充满同情;为刘老师的这种乐观的精神所感动;)

师:面对这样一段痛苦的经历,刘老师却是乐观面对,他的这种坚强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所以孩子们对他的尊敬之情油然而生,让我们用心地读一读这句话。(出示:笑过之后——)

三、   品读感悟“写板书”

过渡句:其实,牵动我们内心的何止是刘老师笑谈腿疾,(出示第5自然段,)此时,牵动我们内心的又是什么呢?(指名读一读。)(为什么刘老师写板书会牵动这么多同学的内心?)我请一个同学来体验一下刘老师写板书的情景。

我来采访一下,刘老师,你刚才转的时候感觉怎么样?(看来一次还比较轻松的,请你连续转上5次,此时,你觉得怎么样?)

可是你们知道吗?刘老师一天不知道要这样旋转多少次,多不容易啊。

我再来采访一下刘老师的学生,你看到刘老师这样转怎么样?

你为什么会笑?当你第一次看到刘老师转的时候,也许会笑;当你千百次千万次的看到刘老师转的时候,你心里呢?

(感动,我觉得刘老师为我们付出了很多,这就是刘老师对学生爱的体现)

(担心;害怕;紧张;激动,敬佩)

小结:从刘老师的一连串的动作中,我们感受到了他对教育的热爱,对工作的敬业,对学生的喜爱。让我们走进作者的内心,再来读一读这段文字。(ppt文字,引读: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转向讲台。)

四、   品读感悟“放风筝”

过渡:(指着黑板)就在这一笑,一转中,我们认识了乐观幽默,敬业坚强的刘老师,但作者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刘老师放风筝的情景。

(出示自读要求:请同学们用心读读课文的第7—9小节,找出刘老师放风筝时令你感动的细节,小组交流,写出令你感动的理由)

师:在刘老师“放风筝”中哪些细节之处打动你?

1、他的腿……

(刘老师的腿虽然残疾,但是依然阻止不了他享受放飞风筝的快乐,享受生活的乐趣。这就叫热爱生活啊)

2、他故意……

“你们不要管……(点红)

这句话喊出了刘老师什么?自信。让我们一起来自信地喊一喊,老师读旁白,

(你们的喊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自强不息的老师)就让我们定格追赶的画面,铭记幸福的瞬间,

3、其实,文中还有一个细节,深深地打动了我:亲手制作……

同学们,刘老师的风筝都是自己亲手制作的,可见刘老师是一个(心灵手巧、可见他像一个孩子一样充满童心的、对生活充满热爱)

 

生:“有一次,他故意撒脱手,……得意和满足的神气。”这也是动作的细节描写,可以看出他很乐观。

师:说的不错,还是这一句,谁还有补充?

生1:从“故意撒脱手”可以看出,刘老师是在挑战自我,他明明知道自己有腿疾,但还是想证明自己与常人一样。

生2:“笑着”、“叫着”、“拄着”、“蹦跳着”都是动词,可看出刘老师心里很欢快,他忘了自己的腿疾,忘了自己的年龄。

师:说得真不错!他也忘记了自己的坎坷经历,和孩子们融为一体了。。

生3:我从刘老师的语言中听到了自信,很有力。

师:就让我们定格追赶的画面,铭记幸福的瞬间,记住最美的文字,齐读。

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九自然段。

师:继续交流。

 

念着刘老师的乐观幽默、敬业顽强、热爱生活,这一念就近30年啊!

我们一起来听听苏叔阳的真情告白:刘老师永远在我的……同学们,刘老师放飞的仅仅是一只风筝吗?他放飞的是—放飞的是——他在苏叔阳的心中就放飞了这样一只风筝。(出示)

 

苏叔阳在一篇回忆录中写道:上大学时他选择了历史学专业是受刘老师影响,文革期间,他遭受了种种非人的折磨与迫害,是刘老师的乐观与坚强激励着他笑对命运。93年厄运又一次降临到他身上,他患了肾癌。94年切除了左肾,2000年切除了左肺,后又发现脾脏内有一块肿瘤,躺在病床上的苏叔阳又一次想到刘老师那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他说:不管我多么衰弱,只要生命的烛火还在烧着,我就会走,哪怕是爬行,也还在这路上挣扎。就这样,他一次次与病魔抗争,抗癌十几年中,他始终笑对人生,笔耕不辍,写作300多万字,出书7本,他创造了人类战胜癌魔的奇迹。

读了这段文字,我们知道了苏叔阳虽然一生坎坷,但是他却——

 

苏叔阳能战胜疾病,取得这么多的成就,都是因为受到了刘老师(板书)影响。近30年,他无数次的呼唤:再次出示:“刘老师啊,你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你……”。如果你是苏叔阳,你会说什么?拿出你的笔,继续写下去好吗?

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思念您_______,思念您________,思念您________……

所以尽管近三十年过去了,当春天又到了——(出示2、3节,指读)

春天是那样的生气勃勃,刘老师对待生活也永远散发着春天的活力。刘老师带给我们的又岂止是心灵的震撼!所以作者深深地呼唤着: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们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师:同学们,课文选择了刘老师“笑谈残腿”“转写板书”“放追风筝”这三件事,从工作生活两个角度,层层深入,写出了刘老师对生命的顽强、对生活的热爱,这种事例叫“典型事例”,在具体叙述时,还采用了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今天的作业就是写一写:

 在小学六年的学习和生活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老师是谁?他(她)有什么特点?可以用哪些事例表现他(她)的特点?请用饱含深情的笔触写一些,作为献给母校的一份礼物。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8501562  邮箱:269451394@QQ.com   邮编:21310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