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横林中心小学 王燕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阅读,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秋天的横小香樟树依然青翠,白鹭翩然飞舞,校园里散发着一股独特的味儿,那是书卷味,是墨香味。正如莎士比亚所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书籍的光芒照耀着横小师生,给白鹭插上了梦想的翅膀。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50万字。其目的就在于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在“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同时,“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而为学生打下“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要让学生有大量的积累,必须让其广泛地阅读,不能只满足于课内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阅读内容。而要让学生在课外能广泛地阅读,教师在教学中须加强对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引导其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的习惯,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成为儿童生活中的一种人生体验,成为他们的一种新的自觉的生活方式。
2.阅读,是提升师生的桥梁。
唐朝著名诗人杜甫曾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至理名言。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时期,如一株株刚破土的幼苗,渴望吮吸知识的甘露,以使自己茁壮成长。而这“甘露”的获得,除了靠老师课堂上有限的传授外,更需要学生依靠课外阅读去采集。我们的学校,坐落在武进经开区横林镇,是武进的最东边。由于横林是工业重镇,很多外来务工人员来打工。我校是一所偏远农村小学,24个教学班,学生1273名,其中外来民工子弟占92.5%,家长忙于工作,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也很薄弱,家长忙完一天的工作,连查看孩子作业的时间都不多,也没有多少和孩子进行亲子交流,更不要说陪着孩子看书了。白鹭是我校的形象,“用绿色培育创新之花,以红色传承民族之魂,打造温馨家文化”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理念。我校的德育工作像振翅欲飞的白鹭蓄势待发、生机勃勃。我们希望孩子们像白鹭一样自强、仁爱、博学、协作、有礼仪。通过阅读,不仅能激发小学生热爱读书的兴趣,培养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品味;还能培养孩子爱读书的好习惯,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培养孩子的知书达理性格,家长和孩子共读更能增加亲子感情。
周国平先生说:“由于生存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其结果是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了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对于一个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了。”我校教师55名,其中40周岁以下教师占80%以上。年轻人对各种新鲜事物感兴趣,手机、电脑、网络……能沉下心来好好阅读的却并不多。读书的积极意义不言而喻,然而社会诱惑太多,真正爱读书的却寥寥无几。周国平先生说:“由于生存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其结果是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了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对于一个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了。”避免陷入这种“更可悲”状况的最可行的办法,是教师必须“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谋求自我的灵魂充实和精神生长。那么,怎样才能使教师具有充实的灵魂和不断生长的精神呢?答案就是——读书。通过阅读,并且在阅读的同时进行实践研究、反思和写作,以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进而促进教师人生发展和生命成长。
二、研究目标
1.通过阅读推进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
2.通过研究和实践,总结出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提高小组合作与团队竞争的能力的策略。
3.通过研究和实践活动,增进家长和孩子的亲子感情、家长和老师的融洽关系。
三、研究内容
1.阅读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
2.培养孩子读书好习惯、提高孩子阅读能力、培养孩子的知书达理性格的实践与研究。
3.阅读活动增进亲子感情、师生感情、家校联系的可行性分析。
四、研究方法
1、采用调查法,收集有关数据,为行动研究提供数据依据。
2、制定周密有实效的行动方案与措施,突出全班学生的实际参与,落实各项实在的管理与指导。
3、采用案例研究和问卷调查等科学的研究方式。
4、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并不断总结、反思与提炼,进而推广成果。
5、行动研究,边行动、边研究、边反思。运用比较研究,对相同的操作内容、操作方法进行比较研究。
五、研究步骤
时间 | 工 作 安 排 |
2016年9月 | 老师、家委会和班委会协商制定读书活动方案,方案确定后在班内和家庭进行宣传发动。 |
2016年10月 | 1.学生小组合作调查老师、家长、学生的阅读现状并形成调查报告。 2.第一小队组织每周一次读书交流活动,好书推荐。 3.开展案例研究,及时收集资料。 |
2016年11月 | 1.第二小队组织每周一次读书交流活动,好书推荐,有效阅读方法推荐。 2.继续开展案例研究,及时收集资料。 3.阅读活动增进亲子感情、师生感情、家校联系的研究。 |
2016年12月 | 1.第三小队组织每周一次读书交流活动,好书推荐,学习笔记交流。 2.继续开展案例研究,及时收集资料。 3.阅读活动增进亲子感情、师生感情、家校联系的研究。 4.组织读书交流会,并进行评比。 |
2017年1月 | 1.第四小队组织每周一次读书交流活动,好书推荐。 2.读书活动案例研究报告。 3.阅读活动增进亲子感情、师生感情、家校联系的研究阶段报告。 4.班主任组织读书活动表彰大会。 5.家委会组织班级成员假期活动。 |
注:根据三年级学生特点,推荐《古诗文诵读》《七彩阅读》《课外拓展》等课外书。进行阅读。第二学期继续以小队轮流组织活动的方式开展阅读推进。注意及时做好资料的总结和收集工作。
六、研究成果
通过一年的实践与反思,我们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
1.成立班级图书角和家庭读书角,开展个体研读。每人每天应保证半小时以上的阅读,力争读深、读透,读有思考,读有感受,并且读写同步,每月记好读摘记(师生和家长共同设计表格)。规模不大的图书角为同学们提供了良好的课外阅读园地。成立专门的图书管理员,制定严格的借阅制度。让图书角建成精神文明的窗口、素质教育的基地。
2.建立读书兴趣小组,班级定期组织读书交流会。平时在课外阅读中表现较突出,取得效果较好的学生,建立读书兴趣小组,通过兴趣小组的活动进一步提高阅读水平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再让这部分学生到自己的班级中带动其他同学,班级的整体阅读水平有所提高。
所有参加活动的老师、家长和学生交流读书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并且结合自身教育和生活实际,每人撰写多篇读书心得,班级组织家委会和班委会成员进行评比,评出了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并进行表彰。
3.除规定书目外,第二学期以来学生和家长能主动推荐更多适合的书目,开展了主题鲜明、形式活泼的多样读书活动,开了两次读书主题班会,撰写读书心得,并评选出班级、家庭的“读书明星”。利用节假日、寒、暑假集体组织学生到图书馆,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图书馆,从而激发他们到图书馆阅读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到图书馆借阅图书,到这里来寻找各种最新的书刊信息资料,满足自我的求知欲,并且长期开展多种假期阅读活动。
4.形成班级读书读报制度。结合本班实际订阅报刊,开班会制定好班级读书读报制度,并利用每节语文课的前五分钟和班会、周会、夕会活动,由值日班长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读书读报活动。这样做培养了学生读书读报意识、兴趣、能力,而且有助于阅读习惯的养成。
5.读书活动案例集。一年来,我们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有趣的读书活动,例如举行故事会、演讲会、经验交流会、主题班队会、读书征文、书评、绘本故事推荐等活动,形成读书活动案例集。评选最佳读书征文、笔记向学校推荐,参加各级各类评比。
6.阅读活动增进亲子感情、师生感情、家校联系的研究报告。
七、后续思考及今后继续探索的方向
在香樟飘香的金秋,横小三1班的白鹭们又在午间课后,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品味书籍带来的快乐。我们都意识到,营造一个书香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指导正确的阅读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让每个学生都热爱阅读,都能在书的海洋里畅游是多么快乐!只有读书,并且在读书的同时进行实践研究、反思和写作,才是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并进而促进教师人生发展和生命成长的最好的途径。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变化,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
1.学生的阅读方法单一,自主阅读能力较差,很多时候都需要老师的指导和督促。
2.要让学生真正做到会读、爱读,还需要长期坚持。
3.要保证活动定期开展。
4.对于班级里比较特殊的一些学生,比如有智力缺陷、心理障碍甚至有心理疾病的学生我们又怎么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阅读中来?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还需要做出更多努力。戏剧大师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愿魅力横小,白鹭飞舞。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2.《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钟惠芬著 小学教育200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