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项目研究规划书
研究项目名称:健行少年学经典——小学语文助学低年级经典诗词素养的培养实践研究
一、项目背景(问题提出)
2017年9月新学年开学,全国上下中小学学校教材全都采用新部编版教材,新教材中对经典诗词的重视与经典诗词的量的增加,成为了新教材的一大热点,使从事小学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思考:如何让孩子爱上经典诗词,学会品读诗词,感受中国经典古诗词的魅力,传承并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互联网+时代,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教育者,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如果通过现代化、数字化的教学手段助学语文教学,让孩子在学习母语中感受中国传统经典诗文之美?诗词教学将是今后母语教学是重要内容,培养孩子阅读经典,爱上经典,传承经典,所有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任重而道远!
二、理性思考
基于儿童心理的思考:“皮亚杰强调儿童心理发展的本质是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他指出,真正的学习是学生主动的、自发的学习,而不是教师传授的学习。正确的教育能够加速儿童的发展。他曾指出:“良好的方法可以增进学生的效能,乃至加速他们的心理成长而无所损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埃德加.富尔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知识是教育的起点,但一定不是终点!教育者应该通过加强儿童的学习体验,顺应孩子的身心发展,顺应时代的转变而不断探索变革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达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孩子成为热爱母语,热爱经典的好少年。
三、研究目标
通过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研究的能力。课题的实施会促使教师深入学习理论,以研促教、以研助学,教、学、研相互融合,在实践中成长,提升教师教学研究的能力。力求构建适应低年级学段年龄特征的,可行性强的操作样式。
四、研究内容
1、小学生语文诗词教学现状的调查。
2、小学语文教师对教学诗词的传统方式调查。
3、小学生语文助学诗词教学的数字化新技术应用汇总。
4、成立低段实验班,让部分孩子感受以体验为核心的诗词学习新方式。
5、结合语文课文教学,用适应孩子天性的吟唱表演,让学生真正爱上诗词。
6、提出小学语文低段诗词教学的有效指导的策略。
五、研究方法、步骤
(一)研究方法:
1、自助:教师课前下发助学单,提供多种网上学习方式(如:专题网站、酷狗音乐、百度视频、唱吧、微信群),让学生在家长的引导下,在规定的时间内选择适应自己的学习方式,共同完成助学单任务。
2、互助:设置合时宜的任务驱动情景,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助学习的成果,引导学生交流、质疑、讨论、补充、分享,一起感受经典,探讨经典古诗词学习的方法与乐趣。
3、师助:老师要关注孩子兴趣与体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改变单调的诗词背诵,引导学生吟唱、表演、展示、评价,用孩子喜欢的方式、乐于接受的方式让孩子感受经典古诗词之美。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让我们的语文课堂,语文学习充满活力,充满经典气息!
(二)研究步骤:
1、项目准备阶段(2017、9――2017、11)
1)成立个人项目研究小组,制定实验方案、计划。
2)实验教师收集相关资料,理论学习。
3)确定实验班级,调查学生目前学习状况,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
4)调查了解教师目前对诗词教学的方法和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情况。
本阶段成果为:《小学语文古诗文学习兴趣的调查报告》
2、实施阶段(2017、12——2018、6)
1)诗词教学方法研究:实验教师对教材进行梳理归类,对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助学古诗教学的辅助媒体或程序罗列。
2)经典诗词课前助学单的设计:教师应设计哪些问题引导学生课前自助。
3)助学单分享研究:教师应如何让孩子乐于交流助学单,如何将分享交流助学诗词教学。
4)每个研究内容都要有具体的学习资料、研究案例、研究总结及过程性资料。
本阶段成果为:各种可以指导今后古诗教学的微视频,音诗画一体的《最美古诗词》节目,一篇相关项目研究论文,一节数字化技术应用下的古诗教学研究课或展示课。
六、成效体现:
1、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枯燥无趣的被逼背古诗,被迫读经典的学习方式,孩子真正爱上了经典古诗词,主动探究中国经典古诗词之美。
2、通过本课程项目的实施,丰富了学生的体验,孩子在低段语文学习生活中,受到了大量经典古诗文的浸染,人人都是小歌手,个个都是小演员。
3、通过本课程项目的实施,教师在变革教学、助学语文课堂的各种实践中,提升了自身的新技术应用能力,体验了教学经典诗词的乐趣,也成为了中国经典文化的爱好者、引路人和传承者。
4、通过本课程项目的实施,我们的语文课堂变“美”了,我们的母语教学充满了生长的力量,我们的孩子人人都成长为中华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