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小学“微作文”教学实践研究
赵珊
发布时间:2018-03-2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张英

项目研究规划书

研究项目名称: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小学“微作文”教学实践研究

执行者:赵珊

一、项目背景(问题提出)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微博、微信、QQ等自媒体平台进入公众的视野,其衍生的微写作引起了大家的追捧。微写作作为一种短小精悍的写作形式,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短小而灵活、即时而新颖。首先,微写作的篇幅短小精悍,形式灵活自由,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其次微写作关注细小简单的材料,促使学生关注到精微之处,提高学生思考力和感受力;再次,微写作加强了学生与生活,社会的联系,关注学生的独特性和个性化;最后,微写作与时俱进,突破传统写作的格局,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富于创新,影响深远。

通过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小学“微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进一步丰富作文教学的形式与内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全方面提高作文教学效率,为优化小学作文教学过程探索一条新路,为整体提升作文教学的质量指明方向。

二、理性思考

1.概念的界定

微作文”可以理解为“微型写作”,即运用短小精炼的语言描述场景、事物,表述观点,抒发情感的写作,篇幅短小;又类似“微言大义”中的“微”,强调语言凝炼,结构紧凑,内容集中,旨意深远“微”中见精神“微“中见个性。“微作文”以最少的字,最快的速度,最简炼的语言,最明确的表达,做到“我笔写我心”。这是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的一种新的写作形式;是语文学习和学生生活紧密结合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是让学生联系实际去解决生活中遇到或可能遇到的问题;是中小学生充分展示自己作文修养的新的平台。

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微作文”教学突破传统作文教学的局限,力争创设出一种积极主动、宽松愉悦的写作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引导他们主动写作。它是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完美整合的具体表现形式:由此推论“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微作文教学”是指教师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在网络学习环境下,自主开发像微博那样的平台,创设激发孩子兴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网络技术和网络资源的支持下,围绕一定的微主题,不拘形式写出自己独特见闻、感受和想象,从而实现写作过程的自主收集、主动表达、互动交流、合作探究、丰富表达与多元评价的教育活动。

2.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本课题研究价值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在信息化潮流的冲击下,国内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开始重视数字化学习环境下作文教学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也越来越丰富,其研究内容也越来越充实。研究起步阶段侧重于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究,主要探索出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的“网页模式”,或是基于网络平台的“过程模式”。论著方面,倪文锦主编的《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中“语文新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部分,分别从教学系统、资料库系统和网络互动系统三个方面介绍了如何建构写作教学的网络平台。论文方面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如03年,谢海龙提出网络作文教学的三种有效操作模式:Web同步模式、E-mail异步模式、Webquest探索模式,并结合实践分别描述和概括这三种模式的操作流程和模式特点。李得贤在实验中提出了网络作文教学模式的基本设计探索出不同网络环境和教学需求下的四种网络教学模式:初级网络环境下的网络作文模式——“教师机文件夹保存和交流模式”,技术成熟的网站环境下的作文模式——“教师个人主页模式”、“学生个人主页模式”、“全校统一作文主页模式”。

2005年,戴圣良着重介绍了多媒体网络技术应用于作文教学的实施模式,分四步进行: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二整合信息,培养学生写作创新;三交互评议,提高作文讲评效率;四完善作品,增强学生写作成就感等。2007年,赖玉能努力寻找―种简单可行且能将各种网络作文教学操作模式优势互补起来的作文教学软件平台,探索出基于Q软件平台的网络作文教学模式。此外,高婉荣的《多媒体网络环境下新型作文教学模式初探》、张玉金的《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模式探讨》、覃艳的《网络环境下多媒体作文教学研究》、袁博的《论网络环境下的高中作文教学》等一系列研究论文,对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模式以及实施程序做了一定的论述为一线教师提供了作文教学的新思路。

(2)研究价值

①教育信息化成为信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面对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作文教学应该与时俱进,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改革,其中“微作文”教学改革是有益探索之一本文及时了解素质教育背景下学校的作文教改动态,力求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网络环境下“微作文”教学理论探究和教学实践探索,寻求提高作文教学效益的途径,引发对“微作文”教学改革的关注与思考。

②全新的数字化“微作文”教学改革正在语文课堂教学领域引领着一场静悄悄的革新。本课题研究成果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通过网络环境下小学“微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进一步丰富作文教学的形式与内容,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全方面提高作文教学效率,促进师生一起学习,共同进步,提高师生各方面的能力,为优化小学作文教学过程探索一条新路,整体提升作文教学的质量。

三、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实践与研究,使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并形成小学生微作文能力培养途径的有效操作方法。

2.通过本课题的实践与研究,优化写作内容开发校本课程和教材资源;拓展写作环境,尝试搭建写作交流平台。

3.探究阅读教学中小学生微作文能力提升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找到在阅读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微作文培养的策略以及运用这些策略的规律。

4.探索建立小学生微作文的多元化评价方案。

四、研究内容

1.对微作文的涵义、要素和价值的文献研究。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微作文及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微作文教学进行深入的理论思考,正确把握微作文的概念界定、特性以及功能,为培养小学生写作能力提供研究和实践指导。

2.基于学生实际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确立小学生微写作能力培养目标研究。根据国家语文课程标准所确定的目标和内容,根据学生身心特点,认知基础和发展需求,研究建构起重视学生语文素养培养,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培养目标和内容体系,在这个基础上适度拓展和提高,作为发展性的目标和内容。

3.培养小学生微作文能力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一是国家课程为主体,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实施途径,落实微作文能力培养的基础性目标与内容。二是根据发展性目标与内容,开发课外阅读课程。三是设计和开展语文专题实践系列活动,重在基于现实生活的探究与实践,在课外活动时间内展开。

4.基于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基本精神和价值追求,改进语文学习评价研究。将进一步改进教师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习评价的内容与方法,重视对微作文能力培养的评价,突出教与学的过程性评价。

五、研究方法

1. 本课题研究主要以问卷调查法、案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

2.问卷调查:前期多级别开展实际调查,结合学生个案整体分析学生写作现状。

3.行动、案例研究:初步在实际语文教学中进行尝试和探索,分析微写作能力培养的具体目标和基本手段。研究分析后继续展开课堂教学相应评估,实行同课参照、环节对比、实效分析等研究活动。

4. 经验总结法:组织集体分析课堂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微作文能力培养的有效教学环节,形成一定的课堂组织模式,探索评价和检验对微作文促进和提升作用。形成相应的研究总结论文。

六、研究步骤

1)整体规划阶段20179月——201710

了解本校学生的作文现状,以及语文教学现有的应对情况。通过整体调查和个例分析把握学生语言文字认知的环境和特点。

(2)全面实施阶段,201711月——2019年6月

培养学生的微作文能力实践,初步在实际语文教学中进行尝试和探索,分析作文培养的具体目标和基本手段。研究分析后继续展开课堂教学相应评估,实行同课参照、环节对比、实效分析等研究活动。

(3)系统总结阶段,2019年7月——2019年12月

组织集体分析课堂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微作文能力培养的有效教学环节,形成一定的课堂组织模式,探索评价和检验对微作文促进和提升作用。形成相应的研究总结论文。

七、成效体现

1.获奖或发表论文集一本;

2.课堂经典案例集一本。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8501562  邮箱:269451394@QQ.com   邮编:21310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