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小学语文助学课堂的实践研究
项目研究规划书
研究项目名称:数字化学习模式下,文本教学中如何恰当引入群文阅读。
执行者:戚微琪 郑芳 王晓红
一、项目背景(问题提出)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王林博士撰文称:“一种语文教学的新形式,一场语文教学静悄悄地变革正在语文教育界酝酿、思考、实践,这就是群文阅读。”而在我们现在一学期要教完课本7个单元的20多篇课文的形势下,提倡大量的群文阅读似乎步履维艰,那如何将群文阅读与我们的文本内容相结合,提高学生阅读量的同时,又能提升他们对文本的理解,更好地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成了我思考的问题。如今数字化学习进入了我们的视野,为我们开展阅读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途径,利用好丰富的网络资源,不仅有助于解决我提出的问题,还能提高学生利用网络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理性思考
群文阅读教学,其目的在于通过一组群文的学习,为学生营造生活化、原生态的阅读情境,提供更为丰富而多样的阅读资源,通过多篇有关联的文章的阅读,使学生掌握生活化阅读的基本方法,在探索性的阅读实践中,使学生语文素养得到提升。数字化学习环境能给群文阅读教学提供更加丰富的阅读资源,弥补了传统的纸质阅读的局限,并能让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自主选择阅读,寻找相关的文章,让孩子们自主发现与文本内容相关的其他知识,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探索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如何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群文阅读内容,作为对课文内容的补充。
2.通过研究,探索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学生学会主动学习,提高学生信息化素养,提升孩子的阅读量和阅读水平,使学生能在大量的阅读材料中,快速有效地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3.通过研究,提升教师合理利用数字化学习环境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和新课程的实施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四、研究内容
1.调查研究学生平时阅读资料的主要来源和阅读环境,为开展数字化学习环境下有效选择阅读内容做好准备。
2.本课题拟建立学生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平台、工具等,发现阅读与文本内容有关的其他的文章,并能发现这些文章与文本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选择阅读文本的能力。
3.数字化学习模式下,语文课堂如何展开高效的群文阅读策略。本课题将根据当前学生的学情及小学语文学科特点,探索研究如何有效整合学校、家庭现有的现代化硬件设备及网络资源,让学生通过数字化资源、工具、平台,通过自助、生助、师助等方式开展群文阅读的策略。
五、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从群文阅读的教学实际中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切实可行的方法,积累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调查法:发现学生利用手机、电脑等通讯设备自主进行群文阅读的成效,为下一步指导学生如何有效选择阅读材料做好准备。
经验总结法:对数字化学习环境下文本中如何恰当引入群文阅读教学经验和方法进行总结和提炼,形成相应的理性认识。
文献法:收集相关资料,积累理论知识。
六、研究步骤
根据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本课题研究分为三个阶段,交叉滚动前进。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小组成员就我年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进行交流,梳理了我们小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共通性问题,思考课题研究的方向——数字化学习模式下,文本教学中如何恰当引入群文阅读,初步拟定研究方案,讨论和修改课题方案,明确各阶段研究工作重心。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开会研究制定课题实施指南,研讨课题的内涵、特点和研究措施。全面开展课题研究,力求圆满完成研究任务。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阶段)课题组进行结题的相关工作,完成研究报告、工作报告和相关课题成果资料的整理工作,召开结题现场会。
七、成效体现:
案例、论文、研究课。